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10月11日 星期二

    人类文明在时间长河里沉浮

    作者:熊文霞 《光明日报》( 2016年10月11日 11版)
    《人类文明史》马科斯·克鲁泽著 新世界出版社

        【编辑札记】

     

        马科斯·克鲁泽的《人类文明史》在德国是颇受欢迎的青少年历史普及读物。在中国,“人类文明史”的译名比起原书名“在时间的长河里”,显然更符合中国读者的口味,也突出了内容的主线——文明的进化。这部作品可谓是跌宕起伏、异彩纷呈、妙语连珠,它带着德国式的严谨和怀疑主义色彩,把历史普及读物的境界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让人们看到历史理论著作和普及读物之间似乎还存在其他风格变换的可能。

     

        即便历史阅读领域已经汗牛充栋,大部头通史、专题研究、戏说调侃不一而足,克鲁泽的这本《人类文明史》依旧能令人眼前一亮。全书讲述了一位睿智的向导塞内克斯带着三位即将毕业的中学生贝蕾妮克、斯蒂芬和罗曼游历“进化公园”,亲历西方文明发展的故事。因为写作手法的类似——以将复杂知识通俗化的写作形式呈现西方文明的发展,本书常被视为早已风靡中国的《苏菲的世界》之姊妹篇,不过克鲁泽所专注的是比哲学史更宽泛的文明史,他笔下的“向导”要面对的是三位年轻人而非单独一个小女孩。

     

        从时间跨度来看,这本书更像是一部通史。以游历进化公园来介绍文明的叙述风格来看,它又更像一本小说。洋洋洒洒几十万字读下来,不见一般通史的说明式结构,不见无懈可击的史实陈述,更不见冗长的参考文献目录,它给读者最大的体会是常被带入人物的思维。

     

        在主旨已经确立并有一条个性化主线的前提下,克鲁泽倾尽全力所要做的便是提供思考的切入点。塞内克斯这个形象代表的是作者的主要思维方式,即用略显悲观的眼光看待人类的本性和文明的走向,但是从游历结束时出现的诗句“你们,将要离开的人,带上希望吧”,以及类似的在进化公园中多次出现的箴言和警句来看,作者并未放弃他对人类文明硕果的珍视和作为文明发展中个体元素的责任感。

     

        书中三个中学生的形象分别代表了对人类生存状况的关注、对人性弱点的批判,以及对文明发展的乐观和赞叹,这些其实也是历史著作中常见的板块,会在不同章节固定的位置反复出现,而将其人物化之后,随意性就大得多了,而且不显突兀。塞内克斯作为一名智者,常对尖锐的问题避而不谈,或是以哲学家式的语言给三位中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这就像是课堂上的论辩,有人主导并抛出问题,之后不同的观点开始汇聚、碰撞,读者作为“听众”可以兼收并蓄、打开视野。这也是作者将自己的内在思辨外化呈现出来的巧妙手段。

     

        《人类文明史》不会让读者的知识储备实现从0到1的输入,而是提供从1到无穷大的可能。正如前面所说,这本书引入中国后已经在某种程度上脱离了普及读物的范畴,它更适合对西方历史和西方文明有一定了解的读者。书中对人物和事件的介绍更趋于多元化,许多论辩是超出读者常规认知的,即便对于伟大的人物,也罕有完全的肯定,更不用说将其完美化了。例如,说到黑格尔时,塞内克斯细数了他的成就,而贝蕾妮克则毫不讳言:“这不能为他在妇女面前的狂妄态度开脱!”而写到著名音乐家巴赫时,作者更是直接描摹出一个拖家带口,为了生计疯狂作曲,甚至对权贵略带谄媚的形象。此外,书中还有对重要事件的追根溯源,例如对于欧洲印刷术的传播,塞内克斯指出印刷术发明的初衷是为了传播宗教思想,结果反倒促进了启蒙思想的传播,加速了宗教的溃败。这种多少带有揶揄口吻的叙述,蕴藏着作者隐忧的根源,即在人类文明发展中,某种作用力往往伴随着反作用力,因此文明进化中或许也存在某种未知的反作用力。对于读者,这些内容远非提供奇闻逸事那么简单,而是对读者提出挑战:面对颠覆性的论据时,要能够冷静思考和查证;在看待历史人物时,要能够客观地区分其人和其作为;不轻易下定论,要知其果更知其因——这实际上也是读历史时非常重要的一种态度。

     

        如果把宇宙存在的时间比喻为一条长河,人类和人类的文明不过是“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即便将人类自身文明发展的5000年看作一条长河,其间也经历过多次停滞与重创,然而在这载沉载浮间,历史的大潮一路奔流向前,因为科技的发展终归在不断推进。人类究竟能否承载自己创造的伟大科技,避免其反作用力摧毁曾经的一切?这是这本书留给我们的众多问题中的最后一个。这部原本为青少年创作的作品,意义似乎已经超出我们通常理解的青少年阅读的范畴,在中国倡导“少年强则中国强”的大环境下,不能不说是带来了一股清新的风气,甚至在更广的知识领域,这种为思考留白的创作手法,都是值得借鉴的。

     

        (作者系新世界出版社编辑)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