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12月31日 星期四

    旅游业迅猛发展,文物保护面临新的挑战,如何化解“保护”与“开发”之间的矛盾?云南省大理市将两者有机结合,探索出了一条创新之路——

    旅游为体 文物为本

    作者:本报记者 王清彬 张勇 任维东 《光明日报》( 2015年12月31日 08版)

        冬日,苍山雪茫茫,洱海月弯弯……为赴一场“风花雪月”的约定,游人纷纷会聚至云南大理,享受诗意的时光。

     

        古城洋人街,崇圣寺三塔,喜洲镇白族民居……作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大理市众多的文物古迹,诉说着城市的历史与辉煌。

     

        在旅游业迅猛发展的同时,如何加强历史文物的保护,又如何发挥“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独特优势?大理将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相结合,延伸文物保护的“眼”和“腿”,探索出了一条文物保护与利用的创新之路。

     

    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相结合

     

        白族绕三灵,下关沱茶技艺,刺绣,扎染……12月16日,大理蒋公祠内正在展示的一项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游人赞叹不已。

     

        “这里曾经是我们的办公场所,但为了使其得到更有效的保护与合理利用,2013年在征得上级文物管理部门同意后,我们把蒋公祠建成了云南省首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大理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大理市文物保护管理所所长王东说,“如今,蒋公祠年接待游客100万人次,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文管所年实现经济创收30万元,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我们对蒋公祠开发利用的前提是,旅游企业投入的资金,必须用于文化项目的展示和文物修缮,而且不得改变文物原状。”分管文物维修的大理市文物管理所副所长宋德兴补充说。

     

        在文物保护的前提下,大理市通过旅游企业来对文物进行宣传,文物与旅游共同管理,打造了一批文物精品游览点。比如,大理市通过委托大理旅游集团代收景区门票的新型合作模式,使崇圣寺三塔历史文化景区成为年接待游客348万人次,年经济收入突破1亿元的现代化旅游业和古老文化遗产有机结合的典范;通过引进外资、引入本地企业独秀集团投资的联合修缮管理模式,成功完成了喜洲白族古建筑群中杨品相宅、杨卓然院、严家院等一批文物古迹的修缮,打造了对外文化交流基地、民间专题类博物馆等文化品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大理市立足“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独特优势,走出了一条通过旅游合理利用文物、通过经济创收弥补文物保护经费不足、通过发挥社会经济效益促进文物保护管理的新路子,逐步摆脱了“等、靠、要”的帽子,让古老的历史文物遗迹焕发了新生机。

     

    延伸文物保护的“眼”和“腿”

     

        “我的任务是对大理镇辖区内文物点的火灾隐患、有无糟朽、渗雨、虫害等情况进行检查,每周都得用照片和文字的方式报送市文管所。”大理市大理镇文物管理员黑中玉说。

     

        大理市文物保护单位点多面广、分布不均,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88项,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5项、州级文物保护单位18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48项。

     

        “文物保护经费有限,加上单位人少事多,文物保护管理工作尤其是日常巡视监管工作面临巨大的压力。”王东说,“立足这一实际,我们结合多年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经验,率先在全省探索建立了乡镇文物保护管理员机制。以乡镇为单位,在全市11个乡镇聘请了11名文物保护管理员,负责辖区内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管理和巡查工作。”

     

        “乡镇文物保护管理员由各乡镇向我们文管所推荐,经考核合格后正式聘用,接受我们的业务指导及考核监督。”大理市文物管理所副所长周武说,“每天,我们会安排专人管理收存报送的材料,每季度安排专人进行文物点季度检查,同时对乡镇文物管理员的工作进行现场考评,确保检查工作落到实处。”

     

        大理市通过建立乡镇文物保护管理员机制,做到了早发现、早预防、早处理,用少量的经费和人员真正延伸了全市文物保护管理的“眼”和“腿”,实现了文物保护工作的常态化。

     

        以文物为根本,旅游为载体,大理市创新文物保护与利用机制,实现了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双赢。“以后,我们在做好日常文物保护工作的同时,将进一步拓展社会资金渠道,鼓励社会资金投入,逐步形成政府主导、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文物保护管理利用新机制,促进文物保护与地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大理市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局局长邹勤说。

     

        (本报记者 王清彬 张勇 任维东)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