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9月23日 星期三

    论点摘编

    作者: 《光明日报》( 2015年09月23日 14版)

    章开沅关于中国近代史研究“碎片化”问题的理论贡献

     

        张艳国在《章开沅先生关于中国近代史研究“碎片化”问题的理论贡献》(刊于《江汉论坛》2015年第7期)一文中指出,史学研究的“碎片化问题”,最早是由法国史学界对年鉴学派进行批评时提出来的。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碎片化问题”开始引起我国学者的注意;近年来,关于史学研究“碎片化”问题的讨论,形成了一个引人注目的热点。著名史学家章开沅先生积极参与讨论,作出了积极的理论贡献。一是在对历史研究的深刻理解基础上,旗帜鲜明地坚持历史研究的“实事求是”原则;二是以一种对于史学研究的职业热爱,敢于坚持真理,勇于批判错误,在是非判断上体现出一位老知识分子的担当,为探索史学研究发展的正确方向付出努力;三是以辩证法的精妙艺术将对立的两个极端调和在史学研究的有机体内,避免极端,力戒偏执;四是将史学界关于“碎片化”问题的讨论,站在史学理论的高度予以审视,提出运用历史过程论、历史整体论检讨史学研究“碎片化”问题,使研究偏差在理论层面上得到根本解决。

     

    甲午战争与中华民族复兴的历程

     

        孙占元在《甲午战争与中华民族复兴的历程》(刊于《河北学刊》2015年第4期)一文中指出,甲午战争给近代中国带来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华民族为探索救亡图存之路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和不懈的奋斗。有感于甲午战败的危局,康有为发出“外患乃以兴邦”的呼声,维新派以爱国相砥砺,以救亡为己任,把维新变法与救亡图存有机结合起来,将近代中国变革从物质技术层面推进到政治制度层面。由于甲午战争的影响,孙中山率先打出“振兴中华”的旗号,发动革命运动,倡导三民主义,谋求“国家的复兴”,开启了思想解放、政治变迁、经济和社会进步的闸门,推翻了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推进了民族复兴的进程。19世纪末兴起的义和团运动,与甲午战后国际形势的变化以及华北民众所处的困境直接相关,它是甲午战后西方列强加紧侵略和瓜分中国的产物,也是中国人民奋起挽救民族危机的必然结果,为延缓中国被列强瓜分发挥了积极作用。在甲午战后的十余年间,这三支爱国救亡力量或先后,或交织地活跃于中国政治舞台,发挥了各自作用,产生了重要影响。

     

    两汉西北边疆移民政策比较研究

     

        翟麦玲在《两汉西北边疆移民政策比较研究》(刊于《南都学坛》2015年第4期)一文中指出,两汉在西北边疆都曾实行过军屯戍边、迁徙罪犯及家属戍边等移民政策。但不同的是:在募民方面,西汉是为拓边而募民徙边,东汉是受边疆战乱的影响将边民内迁,战乱平息后又令其返回;在处理降卒方面,西汉是在边郡置属国以处降卒,东汉是迁降卒于边郡以内;在迁徙罪犯方面,东汉为了避免边疆人口性别比例的严重失调,不但将死罪囚减罪一等戍边,而且令罪犯妻子随同前往。从二者对西北边疆的治理效果来看,西汉大规模在西北边疆实行军屯与民屯,且能保持政策的相对持久性,这对西北边疆的安定发展是必要的。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