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7月26日 星期日

    5G商业化之路有多远

    作者:本报记者 杨君 《光明日报》( 2015年07月26日 02版)
    新华社发

        日前在上海召开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中国制造的世界首台6GHz以下5G低频样机亮相,移动网速可达4G的100倍。6月底,国际电信联盟正式发布了5G发展时间表,2020年将完成5G标准制定。与此同时,工信部电信研究院近日发布《5G无线技术架构》和《5G网络技术架构》白皮书,基本确定了5G技术路线。5G将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变化?5G从理念走向实践,还有哪些问题有待解决?

     

    不仅仅是“快”

     

        “3G网速是清风,4G网速是大风,5G网速像龙卷风。”说起5G网络传输速率之快,有业内人士如是形容。根据国际电联的定义,未来5G网络峰值速率将至少达到20Gbps,这意味着用户在几秒内就能下载一部超高清电影。

     

        根据中兴通讯发布的5G网络定义,5G网络的单位面积数据流量将是4G网络的1000倍,用户接入速率提升10~100倍,速率几乎与光纤网络不相上下。5G能在每平方公里的范围内为超过100万台设备建立连接。

     

        “5G将是未来信息社会的生产力。”华为副董事长兼轮值CEO胡厚崑说,在5G时代,游戏、教育、虚拟设计、医疗甚至艺术等诸多行业将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伴随着高网速、高容量、低时延的实现,人类将进入一个智能“物联网”时代。

     

        “现在的终端主要是手机,未来将有很多形态。”TD产业联盟秘书长杨骅表示,5G时代,家用电器、交通工具都可能成为终端。终端和连接数量的急剧增加将为通信设备制造商和传统电信运营商带来新的机遇。

     

        但中兴通讯首席科学家向际鹰坦言,万物互联是长期愿景,5G只是万物互联的第一步,不可能完全解决一切事物的连接问题,而将分场景、分需求,逐步地实现连接。

     

    向全球互联互通迈进

     

        根据国际电联发布的5G发展时间表,到2017年底,将为征集候选技术做准备,制定技术评估方法等;到2020年,完成技术评估、选择关键技术以及标准制定。

     

        在3G、4G时代,都存在2~3个国际标准。在工信部电信研究院院长曹淑敏看来,5G要实现全球的互联互通和全面融合,世界各国已达成共识共同制定全球统一的技术标准。然而,杨骅提醒说,对于商业应用而言,形成全球统一的技术标准无疑是巨大利好,但由于不同国家存在技术差异性,再加上国家间利益的博弈,能否真正避免标准之争尚有待观察。

     

        早在2013年,我国就正式启动了IMT-2020(5G)推进组,由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共同组成工作平台,共同推进5G国际标准发展。推进组日前已发布了5G技术白皮书,这是中国第一次从需求阶段就全面研究和大力推动,改变了3G、4G时代的被动地位。

     

        “我国是进行5G技术研究较早的国家之一。由于我国起步较晚,基本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依然有一定差距。”杨骅在接受采访时说,要在5G标准制定中掌握更多话语权,仍需我国产业界加强协同,突破核心技术,并加强与其他国家的技术合作。

     

    商业化之路如何走

     

        不仅是国家层面推进5G技术研究,我国越来越多的运营商和设备商纷纷布局5G网络建设。华为表示,2018年将率先与合作伙伴开通5G试商用网络;中兴通讯提出Pre5G概念,可将5G中的部分技术直接应用到4G中来;中国电信则在世界移动大会上展示了其车联网方案。

     

        杨骅介绍说,1G到4G网络主要满足的是移动通信,是传统的蜂窝网;5G时代,人与物、物与物都将通过网络连接起来,要满足连接数的大量增长,5G网络将是扁平化、低时延的,需要多种技术的融合。

     

        5G应用场景将由移动互联网扩展到物联网领域。胡厚崑表示,5G网络将不再是简单的通信网络,而应成为行业共享的基础设施,通信行业必须放弃传统的“烟囱式”创新,要加快跨行业合作,为互联互通创造条件。

     

        此外,5G还将带来大量商业模式的创新,这给政府监管提出了新的挑战。专家建议,政府监管机构一方面要像对待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一样加强5G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要及时出台相关配套政策,为5G商用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本报记者 杨君)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