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6月09日 星期二

    乡村影像文化塑造者

    作者:文赤桦 《光明日报》( 2015年06月09日 15版)

        如果没有王勇的努力,那些长年奔走在中原大地的乡村摄影师,很可能会悄无声息地老去,一如凋敝的乡村,从而成为某个时期的口头传说。

        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他们一直默默服务于农民和乡镇居民。可是,这些摄影师却几乎从未进入过官方摄影机构的视野,从而被忽视、不被承认。由于王勇新书《村里来了照相的》的出版,他们陡然间集体出现在公众眼前。作者花了3年时间横跨河南、山东、安徽、江苏,走访了那些散居在四省交界处的乡镇里的摄影师,完成了这部乡村摄影师的口述史。

        乡村摄影师这个群体的形象,在公众眼中是模糊不清的。但在王勇的书中,他们的形象清晰起来:谦卑、勇敢、内敛,他们的光荣与哀痛也在影像中具体起来。王勇记录的每一个故事,都是一个摄影师的一段私人生活。可是,当把这些个人的历史片段串在一起,就构成了有关那个时代中国乡村政治、经济风貌的景象。

        中原一带有一种习俗,家里不留陌生人的照片,甚至烧掉过世家人的照片,长辈例外。王勇说,书中所有的照片,有黑白有彩色,还有的是手工着色的,都是从倒闭的照相馆和旧货市场收来的。显然,这些老照片是一笔非常珍贵的财富。摄影评论家、学者晋永权说:“它为今人打开了一扇意想不到的窗户,通过它可以一窥过去的中国乡村生活。”

        除了口述文本,该书还为读者呈现了370幅乡村摄影师拍摄的影像,以及乡村照相馆曾经使用过的手工绘制背景布、自制的道具,以及摄影灯。

        该书主编晋永权认为,“通过这些照片,我们可以看到,乡村摄影师们一直在努力模仿官方宣传照片的拍摄,从用光到美学趣味,再到身体姿态和景观想象。然而,在模仿过程中,乡村摄影师也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质和风格。”中国的乡村摄影师,并不仅仅为农村人拍照片,最重要的,“他们是乡村影像的记录者,是中国乡村影像文化的塑造者,是中国影像文化历史的底色。”

        过去,摄影在农村是件大事,尤其是拍全家福。去照相馆拍照时,一家老小会穿上最好的衣服,还要选一个好日子。在很大程度上,如果没有乡村摄影师,很多农村家庭可能都不会有一张全家福。今天无处不在的智能手机,消解了仪式感和神秘感,人们随时随地都可以自拍。“摄影照相术本身拥有的神秘感和仪式感,以及相伴而来的对拍照结果的期待感,已经成为考古学意义上的中国乡村的传说。”晋永权说。

        在中国摄影史上,乡村摄影师一直是个空白。摄影理论家吴鹏认为,王勇以详尽的叙述还原了他们为什么摄影,怎样走进摄影天地,以及他们对乡村摄影兴衰的见证。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