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4月10日 星期五

    智库风采·海外②

    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专业深耕与经时济世并举

    作者:王中美 《光明日报》( 2015年04月10日 07版)
    (了解更多《智库》周刊内容请扫描二维码关注《智库》周刊公众微信号。欢迎留言、探讨。)

        2009年初,受全球金融危机重创,美国国内要求贸易保护的声浪日渐强烈,奥巴马政府被要求在新经济刺激计划中增设“购买美国货”的采购规定等条款。然而,这种贸易保护主义条款势必引发贸易战,使本已举步维艰的国际贸易和经济形势进一步恶化。

        奥巴马政府在巨大压力下,要求设在华盛顿的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在48小时内拿出一份分析报告,用以向国会说明这种行为的代价及对国际经济的危害。彼得森的专家迅速运用一般均衡分析法给出其负面影响的具体估算结果。正是因为引用了彼得森的研究结论,奥巴马成功地敦促国会停止施压,新经济刺激计划中鼓励“购买美国货”的条款也被撤除。

        2013年—2014年,为迎合奥巴马政府的对外战略,彼得森又对ISA(多边服务业协议)、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II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等国际经济谈判做了大量研究,肖特、伯根斯滕和霍夫鲍尔等数位教授直接参与了文本的起草和设计。他们运用韩美自由贸易协定估算模型对条约收益和影响进行解释,促成了日本加入TPP谈判,也对俄罗斯获得永久正常贸易关系作出了贡献。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成立于1981年,是一家私立的、非营利、无党派的独立第三方研究机构,专注于国际经济领域的政策分析和决策咨询。尽管成立时间只有30多年,却因为其“无派别”的特征,形成了诸多有利于国家和民众的政策,赢得了很高的专业声誉。

        彼得森是一所专业性智库,主要就国际经济领域热点问题提供快速、客观和前沿的分析、预测与建议。它的客户群和受众包括政府、立法者、商界、国际组织、学者、学生以及媒体、非政府组织和普通受众。为了服务不同层次的受众,彼得森的研究成果公布也分几种形式,有简有繁、有深有浅,以满足专业和非专业人群的不同需求。

        彼得森的研究一般按照主题和区域区分。近期研究主要包括:全球金融危机、欧元与欧债危机、中国经济崛起、全球化及其政治争论、全球经济失衡与汇率、主权财富基金、国别和全球金融规制、出口竞争力、贸易投资谈判、技术革命等。在区域研究上,彼得森的优势体现为欧洲研究、中国研究、亚太区域研究等,近两年还开始了对朝鲜的重点研究。

        如此广泛的研究领域,由一支非常精干的队伍支撑。彼得森有近50名员工,包括20名高级研究员、10多名研究分析员以及数名行政人员。研究人员除了知名经济学家外,还有一些退休的政治家。高级研究员分全职和兼职两种。整个管理结构是非常简单的水平型。这样的队伍被认为足以覆盖所有国际经济研究领域,同时又能激发内部竞争和研究讨论的活力,也避免了因分层管理导致的官僚作风和成本上升问题。

        彼得森的研究成果除了专著和论文外,以下八类也尤为突出:政策简报、工作论文、国会证词、专栏文章、演讲词及论文、新闻发布、简报、访谈。所有高级研究员的成果都包括以上几方面。作为区别于一般研究所的智库,彼得森十分强调政策简报、专栏文章、演讲、国会专家证词和媒体访谈。彼得森要求每位研究者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必须有相当的社会知名度。年轻学者的活跃性和社交能力,往往是决定其能否被聘为彼得森研究员的重要依据。

        为了追赶国际上出现的新问题、新变化,彼得森搭建起两个层次的人才队伍:一是专业化的研究人员,长期对固定问题进行研究;二是聘请一支流动人才队伍,对新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从而构建一个有活力的研究环境。

        现任所长波森表示,未来彼得森将有“两点坚持、三点变革”。两点坚持是:坚持任何观点都基于研究和论证,理论功底和学术方法是彼得森的制胜法宝,也是其所秉持的专业化道路;坚持立足美国本土,不派分支机构,以保证队伍精干,人事精简,管理有效。三点变革是:引进和培养青年人才,完善人才梯队建设;扩展全球视野,走出美国,将亚欧、拉美等区域纳入到未来重点研究区域;继续探索推广和传播研究成果之路,在利用现代传媒手段上进一步革新。

        (作者系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世界经济研究》执行主编)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