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对全面深化改革进行了一系列安排部署,拉开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大幕。河南开封积极稳妥推进改革,切实用改革的思路和办法破解发展难题,努力跑出改革的“加速度”。记者就此采访了开封市委书记吉炳伟代表。
记者: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开封,改革思路是什么?
吉炳伟代表: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开封的历史就是一部改革史,但是在20世纪80年代,开封因见识迟、行动慢,许多国有企业因体制机制僵化而失去了市场竞争力,致使整个经济发展滞后。我们引导全市干部群众回顾历史,真正认识到,不靠海、不沿江、不沿边的开封,只有锐意改革,才能破除障碍和束缚,释放动力,激发活力,实现更好更快发展。
记者:具体的改革举措都有哪些呢?
吉炳伟代表:开封积极跟进中央和省委的改革举措,第一批20项重点改革事项全部启动,已研究出台专项改革意见(方案)54个,要求全市各级领导干部在深化改革上,都要冲在前面、率先垂范,敢于直面风险、承担责任,不怕触及矛盾和问题,不怕落埋怨、得罪人,当好榜样、做出表率。我们完善了工作机制,出台了领导小组、专项小组和改革办的“两规则一细则”,制定了领导小组和改革办的工作制度,明确了各层级的工作职责和工作流程,为各项改革任务有序推进打下了基础。为了把改革措施真正落到实处,我们建立了工作台账,对照台账持续跟踪问效。
记者:推进改革的重点和落脚点是什么?
吉炳伟代表:开封重点聚焦破除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障碍,清理减少市级行政审批事项183项,保留182项,精简比例超过50%。建成开封市民之家,全市六十多家职能部门和服务单位全部进驻,为企业和市民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民生是改革的最终落脚点。我们坚持从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入手推进改革,积极推进户籍制度、信访机制、医疗卫生体制、教育体制和促进就业创业机制等改革,以实际行动回应群众关切,增强群众对改革的认可与信心。并且紧紧围绕做强文化产业、创新体制机制深化改革,努力让开封的资源禀赋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在国内外经济形势严峻复杂的大环境下,开封近年来主要指标增幅都持续位居全省前列,正是得益于不断深化的系列改革措施。(本报记者 刘先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