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9月20日 星期六

    三进麻风村追寻山坳里的出彩人生

    演讲人:本报驻浙江记者站站长 严红枫

    严红枫 《 光明日报 》( 2014年09月20日   12 版)
    严红枫(左)在基层采访

        2013年8月中旬,我和老站长叶辉偶然听说有一支以70后、80后为主的浙江省皮肤病防治研究所上柏住院部的青年医疗团队,坚守在德清县的一个山坳里,十年如一日,精心照顾麻风病人。9月12日,我们第一次走进“麻风村”采访。

     

        面对采访,年轻医疗团队成员一开始显得很不习惯,不知谈些什么,甚至不愿多谈。而病人看到我们,远远地打量,悄悄地议论,我们采访时,却躲开了。他们那样普通,普通得连一句闪光语言都说不出。

     

        深夜,东平总编来电话说:山坳里的年轻人能取得了不起的成绩,说明这个时代能给有理想、有追求的人实现梦想的平台和机会。这是“中国梦”最好的诠释。春林副总编提醒我们传承光明日报报道重大典型的成功经验,离新闻现场近些再近些。

     

        我们接着二进、三进“麻风村”,并决定住在这里。深入生活的回报很丰厚:找老一代麻防工作者座谈,单独采访医护人员,深入病房听取意见,跟随医生和护士查房。

     

        深入的接触,使医护人员和患者向我们敞开了心扉,鲜活的故事、感人的细节争先恐后地扑来。

     

        护士帮病人们试水温、泡药水换衣服、剪指甲;男医生把老人抱到室外透透风、晒晒太阳。这些医护人员在花季的年龄,坦然面对的是溃烂和腐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们要忍受多大的压力!

     

        我们问“村长”:“你们为什么能坚守在这里?”彻夜长谈,他终于敞开心扉:“幸福是一种比较。与富人比,我们太穷;与同行比,收入也不如他们;但与麻风病人比,我们健全、健康,有家庭、有子女、有安定的工作和稳定的收入。这样一比,我们感到知足和幸福。这样一想,这点苦、这点累,又算得了什么?”

     

        12月6日,本报1版刊发《山坳人生照样出彩——记“中国麻风第一村”里的年轻医疗团队》并配发评论《什么是“出彩的人生”》,报道引发强烈反响,中央领导作出批示。

     

        三进“麻风村”采访,每一次都是一个发现最美、挖掘最美的过程,也是一次次被感动和受教育的过程。让我们到基层去,到一线去,努力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去讲好党和人民、祖国和时代需要的好故事。

     

        点评人:本报记者部副主任殷燕召 麻风村里的年轻医疗团队之所以出彩,是因为内心的干净。新闻报道工作能否出彩,在于能否以真诚干净的心态,讲述好故事。从严红枫的演讲里,可以得到许多写好故事的方法:保持新闻敏感,找到重大典型的线索;离新闻现场近些再近些,吃住在麻风村,捕捉动人的细节;耐心与采访对象沟通交流。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