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9月20日 星期六

    在感动中触摸梦想

    演讲人:本报驻江苏记者站站长 郑晋鸣

    郑晋鸣 《 光明日报 》( 2014年09月20日   12 版)
    郑晋鸣(中)在瑞金与留守儿童留影

        33年前选择了记者,23年前选择了光明日报,我很庆幸自己选择了这条路。这是一条无比艰辛的路,更是一条纯粹、高尚的路,让我有了很多接近英雄、接近凡人善举的机会。也正是这一路写英雄、学习英雄,一路写典型、学习典型,让我在感动中成长,在震撼中前行。

     

        在我的记者生涯中,写英雄让我励志。

     

        首先,我讲孔繁森。我在全国第一个写了孔繁森,陪他度过了生命最后14天。最后一天,我们从克拉玛依准备把他送出新疆时,他的车在平路上侧翻,孔书记只说了一句“我很难受”,就再也没睁开眼睛。我写下《孔繁森生命的最后十四天》。一年后,孔繁森成了全国干部的楷模。这位山东大汉赤诚为民的情怀让我终身受益。

     

        第二个讲徐洪刚。在从云南探亲归队的长途班车上,7个男人公开侮辱1个女孩儿,还抢钱,身高只有一米六三的徐洪刚冲上前去,跟歹徒展开搏斗,身中14刀,一段肠子流出腹部,7个歹徒全被抓获。我写下《英雄的感召效应》,云南彝良、四川筠连、河南渑池三县因此结为友好县。

     

        第三个讲邱光华。汶川大地震,我5月16日去的灾区,31日中午传来噩耗,说邱光华开的飞机掉下来了,我心急如焚,一直给邱光华打电话,就是打不通。后来确认机上23人全部遇难。永别战友,好像雪崩飞滚万丈。那天,部队要派直升机把伤员转移出来,老邱主动请缨,说飞行条件恶劣,他经验丰富、技术好,要抓紧时间救人。可他再也没回来。

     

        每写一次英雄,都让人纯粹一次。这一路写英雄,让我的心灵一次次得到净化,让我不断攀向事业的高峰。

     

        我也写了很多凡人善举,让我心大境高。

     

        第一个故事也是在汶川大地震中。在都江堰虹口区九年制学校,一位父亲把女儿的尸体拴在木板上,背上肩默默往家走。40分钟的路程,他走了13个小时,一路走走停停,哭哭笑笑。我们跟着走,他却说:“你们别打扰。孩子出生我就不在她身边,一辈子没有尽到父爱,现在她死了,我想把这一辈子没说的话讲给她听。”人死不可复生,天灾不可抗拒,但生活必须继续。这不正是我们民族性格的体现吗?

     

        第二个是江苏科技大学景荣春教授的故事。当骨癌扩散到背部,景荣春用手紧紧按住后背,忍着疼痛讲课,六件汗衫都按出了洞。临终前,他趴在我耳边提了个小要求,于是,一场特殊的入党宣誓仪式在病房举行,最后一句“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说完,拳头还未放下,景荣春就永远闭上了眼睛。景荣春纯粹的信仰触动了我,他的一生,像一杯澄澈的白开水,一眼见底!

     

        第三个是赣州革命老区的故事。2012年我第二次到赣州走基层,每跑一个地方,都让我动一次情。这里的百姓在疾苦中向上,在艰难中努力,将苏区精神代代延续。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抱怨、懈怠我们的工作呢?

     

        一个典型就是一面旗帜。这些触动灵魂的故事让我心酸、沉重、向上。他们高贵的品质提升了我的人生境界,让我觉得手中的笔分量有多重。

     

        我已过天命之年,但有人正年轻着。习总书记说,光明前进一分,黑暗便后退一分。有你有我有大家,有我们每天发出正能量,光明梦、中国梦终将梦想成真!

     

        点评人:本报新闻报道策划部副主任袁祥 郑晋鸣最令我感佩的是他发现的眼光和关爱的情怀。他善于发掘典型人物的典型精神,用富有感染力的笔触,把人物写得有声有色。他善于发现问题,时刻对经济社会保持一份清醒独特的思考。尤为可贵的是,多年来,他的身上一直充盈着一种无所畏惧、不怕牺牲、特别能战斗的新闻勇士的精神和气质。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