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5月06日 星期二

    时代先锋

    “我要让人瞧得起农民工!”

    ——记宁夏正丰建筑公司工程部部长张晓炜

    庄电一 《 光明日报 》( 2014年05月06日   04 版)

        论身份,他只是进城务工的农民工;论基础,他连初中都没毕业;论背景,他出生在穷得叮当响的小山村,父母都是没有文化的农民。然而,就是他,牢牢地在银川扎下了根,继2010年荣获宁夏劳模和全国劳模等许多荣誉称号之后,最近又锦上添花:他的胸前又佩戴上了第十八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1979年12月出生在宁夏西吉县的张晓炜,最初是怀揣着“要当一个城里人”的梦想、毫无目标的到银川闯荡的,他扛过水泥、搬过砖块、打过混凝土,曾睡过候车大厅,也住过天当被地当床的“旅店”。然而,20年后的今天,他已成为宁夏正丰建筑工程公司的工程部部长、高级电工和助理电气工程师。

     

    初到银川

     

        张晓炜告诉记者,他到银川打工时连初中都没有毕业,极度的贫困让他放弃继续读书的理想,过早地承担起养家重担。

     

        头一次到银川,他就露宿在银川南门广场的一个拐角。冰冷的地面、蚊子的叮咬加上孤独和恐惧,让他流下悲伤的泪水。第二天,摸着被叮肿的脸,他想回家,但一想到家里贫困的状况、父亲的叮咛和自己的梦想,他就打消了回家的念头。一定要闯出点名堂!在广场上睡了3天之后,他就去了一个建筑工地。

     

        建筑工地的重体力劳动,让这个正在长身体的少年很难支撑,但他还是顽强地坚持了下来。当他把用苦力挣来的钱带回家、交给父母时,他的手在颤抖,他的母亲流了泪。

     

    夜晚的灯

     

        在繁重的体力劳动中,张晓炜越来越看清了:要让别人瞧得起,就要有知识、有技能,就要成为某一方面的行家、专家!

     

        1996年,17岁的张晓炜走进了宁夏建筑技工学校农民工培训班。短短的培训,让他接触到了系统的理论知识,也让他迈出了改变命运的第一步。1998年,他又到电气开关厂当学徒,更有了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机会。

     

        那段时间,他白天跟着师傅学,晚上照着电路图练。他把电气元件装了拆、拆了又装,不搞清楚不罢休,电气专业的书籍成了他形影不离的伙伴。他的床头上,摆满了建筑学、电气设计、电工学等方面的书籍和学习笔记。

     

        两年后,他带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再次回到建筑工地。每天晚饭后,工友们都出去了,他一个人留在工棚里看书。工友们回来了,他就到路灯下抱着书本啃,卫生间也常常变成他学习的场所。后来,他住进了出租房,便在晚上把施工图纸抱回来,对照图纸学习、琢磨,遇到自己搞不明白的问题,就一个个记下来,逐一向师傅请教。一间不到20平方米的出租屋,成了张晓炜自学的教室。他房间的灯光,常常亮到很晚。冬季工地停工了,他的学习却没有“停工”,在打零工之余,仍不忘学习。

     

        就这样,他掌握了电工现场安全布线、电工技术、电气设计、电气施工的技能,成为一名懂技术的新型工人。

     

        2004年,凭着一身过硬的本领,他成为宁夏正丰建筑公司的工人,也在银川真正立住了脚。

     

    梦圆城市

     

        “我要学习,超越自己,当一个建筑电气专家!”这是他坚定不移的信念和追求。踏实的工作、刻苦的学习、不懈的钻研终于结出了硕果:他不但考取了高级电工证书,而且成为助理电气工程师,实现了由普通农民工向电气专家的跨越。

     

        张晓炜不但能够不折不扣、保质保量地按照设计施工,而且能够在施工中大胆改革创新。两年前,公司承建的馨和苑小区获得了由建设部颁发的“广厦奖”,这里面就有张晓炜的功劳。在馨和苑小区技改项目中,他每月给公司节省近8000度电,每年节省10万余元。

     

        张晓炜现在虽然是一名中层管理干部,但他仍然坚持在一线工作,毫无保留地把经验和技术传授给他人。他前后带过的30多名徒弟,现在全部获得了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中心颁发的电工证书,他也帮助许多农民工圆了“城市梦”。

     

        2010年,张晓炜以农民工的身份获得了全国劳模称号,但他却把劳模奖金捐献给了山区的贫困生。几年来,他先后捐出3万多元帮助多名失学儿童重返校园。他说:“我是农村出来的,国家给了我荣誉,我不能忘本,我要尽我所能关心、帮助那些需要关心、需要帮助的人。我要让人瞧得起农民工!”(本报记者 庄电一)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