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月15日,泰国首都曼谷市已经在此起彼伏的游行、示威、集会中度过了两个半月。从当初不足千人的抗议,到百万人走上街头,再到如今的“封锁曼谷”,整个城市的主要街道都弥漫着抗议者的呼喊声、高音喇叭传出的演讲声、歌唱声以及示威者的吹哨声。
“封锁曼谷”的由来
去年11月1日,英拉政府面对多方劝阻,极力推动国会下院通过一项特赦法案,该法案的特赦对象十分宽泛,涵盖了从2006年9月19日军事政变至2013年8月8日期间所有涉及政治集会的罪犯,当然也包括正流亡国外的英拉总理的哥哥——前总理他信。在执政的为泰党“运作”下,国会在一天之内通过了该法案的二读和三读,并由英拉总理签呈国王御准。
反对派认为,该特赦法案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让他信回国,而这也正是反对派最无法接受的。为泰党的“强硬”行为彻底激怒了以民主党为首的反对派,以前副总理、民主党前秘书长素贴为首的几名民主党党员宣布退党,并走上街头号召民众用“吹口哨”的形式表达对政府的不满。民众不断举行街头示威集会,在经过年底庆祝泰国国王生日的短暂停息之后,开始逐步走向今天的“封城”。
“封锁曼谷”步步升级
1月1日晚,当泰国还沉浸在新年的祥和与喜悦中时,素贴在反政府集会大本营曼谷民主纪念碑对支持者发表讲话,宣布新年中的大规模集会示威行动将从13日上午9时开始,此次行动将“封锁曼谷”,使全市停顿,迫使英拉看守政府交出政权。活动预计持续约20天,具体时间依形势而定。
12日傍晚,“封城”行动拉开序幕。当地时间18时左右,示威者封锁了3个位于曼谷市中心及北部的主要十字路口,并设置沙包、轮胎等路障。到13日凌晨,此前宣布的7个主要交通路口已全部被示威者封锁。在“封锁曼谷”行动中,反政府组织共设立了7个主会场和8个演讲台,这8个舞台呈环形分布,基本覆盖了政府行政区、商务办公区和商业中心区以及重要交通枢纽。一旦关闭这些地方,就等于阻断了曼谷的对外连接通道和内部运行系统,“封锁曼谷”也就得以实现。
13日晚,素贴指示从14日开始进一步提升“封锁曼谷”的等级,反政府示威者开始将“封锁”目标对准各政府部门,打算用2到3天的时间“瘫痪”所有政府部门,同时表示不会与政府进行任何谈判,也不需要任何人从中斡旋。
政府化解“封城”失败
为平息“封城”危机,英拉看守政府接受了国家选举委员会的提议,准备推迟原定于2月2日举行的大选。13日晚,看守政府副总理宣布,将邀请包括国家选举委员会、各政党、司法机构、民间组织以及反政府组织在内的各方,于15日就推迟大选进行商议,以便有关各方化解分歧,制定出选举的新规则。
但据最新消息,15日上午,由于民主党和各反政府组织方面坚决抵制与会,此次会议宣告失败。随后,看守政府总理英拉宣布,将不推迟原定于2月2日的大选。正反双方会面再次以“流产”告终,这也意味着双方尖锐矛盾没有找到化解的渠道,“封城”将继续下去。
对曼谷日常生活影响不大
连日来,各国媒体对“封锁曼谷”的乱象进行了大篇幅的报道,加上此前已经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布了曼谷地区旅游警告,曼谷市民的生活看似已几近“水深火热”。
但实际上,曼谷市民的日常生活并未受到太大影响。记者在曼谷观察到,尽管示威集会区域的交通受到了很大影响,但如果选择公共交通出行,就没有任何问题,而且一些集会点还专门留出了一条车道,供市民使用。曼谷各区的商场、酒店和医院也是正常营业。各超市也没有出现抢购和断货现象,生活物资依旧丰富。记者的一位当地朋友调侃说:“泰国的集会游行就这么不专业,简直就是一个‘嘉年华’,应该给个‘差评’。”他认为,政治是政客们的事,老百姓更关心的是享受生活,乐在其中,也许这才是真实的“泰式集会”。 (本报曼谷1月15日电 本报驻曼谷记者 马勇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