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1月12日 星期日

    午后鸡鸣画自醒

    作者:巨建伟 《光明日报》( 2014年01月12日 11版)
    亢鸣图(中国画) 巨建伟

        每个人都有自己极其敏感的事,或许这件事会因时间的推移而淡化,也或许因个人的不同情况而忘却,但有一件事却令我持续着从小到大的敏感——午后鸡鸣。

        可能没有在农村生活过的朋友会诧异,公鸡不是在早晨天明时打鸣吗,怎么会下午也打鸣?但确实如此。

        儿时,老家都有午休的习惯,一上午的辛苦劳作总要在享受香热的午饭后得以休憩。所以,午休时间是白昼里最安静的时刻,静得让人深思。下午两三点,一天中达到最高气温后开始降温。人们在高温的状态下进入熟睡,没有经历气温的自然变化,醒来时却发现气温已降,无疑感受到一种寒意的刺激。时过午时,已近暮色,珍贵的一天光阴大部已逝,加之突然的寒意和寂静,怎不让人悲凄十分。犹如天意,此时恰有阵阵尖亮而凄哀的鸡鸣声袭来。鸣声之间,总有规律的间隔。两声鸡鸣之间的停歇,足以让人释放出足够惆怅的情感。之后,又是一声高于前者的鸣叫。于是,惆怅变成了忧伤,再接着一声……直到把人的情绪推进到了极点。

        彼时彼刻,年幼的我亦常感到悲伤异常。种种的凄悲、压力、不悦顿时让我窒息,让我无地自容地躁乱,让我突然觉得时间的宝贵和生命的短暂,让我对逝去的一切深感惋惜和留恋。于是我愈加恨自己,恨自己为什么不好好地享用光阴的恩赐。因此我恐惧午后的鸡鸣,但是也正是这种强烈的刺激让我更加懂得时间的宝贵和珍惜。后来我离家去城里求学,偶尔的归乡也会偶然遇到鸣声,但每次都感受颇深。

        如今的艺术市场异常繁荣,新的体制已经迫使艺术家不但要懂得创作,还要懂得包装和经营自己。作为美术创作者中的一员,我也未免于此,随之大量的俗务闯进了我的艺术生活,繁重的应酬和交际让人筋疲力尽,同时也占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所以我愈加恐惧午后的声音了。

        有些东西可以恐惧但不能忘却,如今我的生活穿梭在高宇广厦间,午后的鸡鸣也极少听到了,但我却渐渐地思念这种声音,这种强烈刺激所带来的警示。于是在书案间我便创作了一幅《亢鸣图》:一只矫健的雄鸡高亢而鸣,脖子上的绒羽也因肌肉的膨胀和高贝的鸣音而散开蓬起,一色的青襟更为画面增加了几分神秘气息。为渲染气氛,背景一色淡墨平染,似有几分寒意,地面上的植被多取俯首之势,以衬托雄鸡傲健的英姿……

        看着看着,我想,它的鸣叫究竟有什么含义,它在说什么?于是瞬间我感觉到,它的声音不就是我内心的表达吗?这是我对逝去光阴的挽留、自责和悲伤!于是我便强烈要求自己日后一定要更加认真地对待学习和生活,思罢便题诗一首:“壮士一声鸣,为哀不为钟。醒来新愁复,时阴逝无功。”然后将画置之案头,瞻之自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