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结束的江苏省南京市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名城”南京又一次吹响了“集结号”。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作出明确要求,根据要求,我们提出率先实现更高层次的教育现代化,到2020年基本建成‘历史积淀深厚、质量水平一流、名校名师众多、风格特色鲜明’的世界教育名城。”在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杨卫泽看来,建设教育名城将为南京建设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提供丰富的智力支持和不竭的创新源泉。
人人享有优质教育
在该市教育工作会议上,南京出台了《关于打造世界教育名城、建设学习型城市、促进人的现代化的意见》等3个文件,对建设世界教育名城进行了全局规划。“其最终目的是办让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教育,让所有人机会均等地享受到与时代同步的优质教育。”南京市教育局局长吴晓茅说。
而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解决的是均衡优质教育资源这一难题。
近年来,南京通过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名校兼并与托管、促进教师流动等方式,使全市所有学校环境一样美、设施一样全、师资一样强。数据显示,目前全市80%的小学已达到江苏省现代化小学标准,95%的初中为省级示范初中。
同时,南京的职业教育也在全国打响了品牌。据统计,现在全市每年有近万名职教学生升入专科以上高校学习,其中600余名职教学子升入公办本科学习。
在完善在校教育的同时,南京进一步扩大“学习在线”“市民学堂”等品牌教育效应,出台了一系列创新举措。吴晓茅告诉记者:“到2020年,市民终身教育学习网络覆盖率和居民综合阅读率将超过95%。”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教育现代化的目标是什么?南京市宣传部部长徐宁的回答:教育的现代化归根到底就是要实现人的现代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陶老师工作站”“课程超市”“情智教育”“周末大世界”……一个个响当当的教育品牌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保障。
王珂成为中国最年轻的微软专家;华演的名字跟一颗小行星联系在一起在夜空闪耀;周辰被南京大学计算机系破格录取……这几年,南京中小学的创造之星不断涌现,在全国200多名少年科学院小院士中,南京有16人。
漫步南京,文化味、书香味无处不在。地铁里有演绎中的大美昆曲,校园中有听不完的免费讲座,图书馆、博物馆有看不够的展览。“南京城就是一个令人百学不厌的大课堂,处处受熏陶,时时受教育。”一位南京市民感慨地说。
高效的教育投入也换来丰厚的回报。数据统计:在南京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程度的人口占总人口数的26.12%,相当于每4人中就有一个大学生,比重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名列第一。
教育成就未来
“不重视教育和学习的城市,是没有前途的城市。”杨卫泽说,“教育是南京最珍贵的资源和最突出的优势,它已经成为经济转型升级和城市发展的根基。建设世界教育名城是南京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战略选择。”
“依托教育,南京把人口压力转化成人才资源,构筑起产业发展新优势。”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巡视员蒋维胜介绍,截至2012年底,南京有54所高等学校,各类研发机构720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34个,两院院士91人,每万人中专业技术人员1260人,是全国比例最高的城市之一。
“今年,南京经济发展亮点频出,新兴产业的经济贡献率首次超过石化、钢铁、建材三大传统产业,高校的科技人才资源在软件谷、液晶谷、生物医药谷、无线谷等新兴产业基地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蒋维胜说。
丰厚的教育资源正吸引更多的人才来南京创新创业。截至目前,全市有世界500强企业的高端研发机构58家。南京专利申请总量超过4万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0件,专利申请量位列全国前三。
如今,南京正以世界教育名城为建设品牌,率先实现更高层次的教育现代化,使经济和教育交相辉映、协调发展。(本报记者 郑晋鸣 本报通讯员 范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