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11月08日 星期五

    幕后

    沉重的抱负 英雄的情怀

    王 竞 《 光明日报 》( 2013年11月08日   15 版)

        在我还上小学的时候,一部姚雪垠著的大部头历史小说《李自成》风靡中国。在那个文化贫瘠的年代,这部小说的出版俨然是一道丰盛的文化大餐,为当时中国人心目中置入了一幅300多年前波澜壮阔的战争历史画卷。时至今日,尽管时代变迁,人们的历史观、价值观早已迥然不同,但那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却依然历历在目;那战马的嘶鸣、末世皇宫中哀怨的叹息仍然萦绕耳畔。

        明朝末年是一个令人荡气回肠的时代。李闯王携义军扫荡中原,各地战祸不断,饿殍遍野。勤勉但多疑的崇祯皇帝苦苦地支撑着这个破落的王朝,最后不得不重新起用尚在狱中的孙传庭。临危受命的孙传庭几年前曾生擒高迎祥,将李自成打得只剩一十八骑。但时至今日,闯王早已今非昔比,而大明国力也已消耗殆尽。加之官僚腐败、军备废弛、瘟疫蔓延,他能否力挽狂澜?影片就是在这样一个大历史的危机之中展开了叙述。

        英雄出乱世。吴又可和孙传庭,相距甚远的人物,一为良医,一为良相。但皆胸怀济世之才却苦于无赏识之人。当终于临危受命之时,却大势已去,回天无力。孙传庭一腔报国之情却得不到朝庭的信任,被迫在准备不足的情况下与数倍于己的敌人决战,最后为国捐躯,悲壮一生。吴又可虽为良医却一直被人怀疑,直到遇见孙传庭方才得以施展才华。两个英雄在乱世惺惺相惜。

        当亚历山大大帝带着军队远征到亚洲之时,那些背井离乡的将士无人能理解那一份雄心壮志,以至于他最亲密的战友都背叛了他。当他建立了历史上最庞大的帝国,身边竟无一个人当得他的信任。影片中的孙传庭颇似这出经典悲剧中的英雄,朝庭看似需要他,却从不信任他;他需要能够随他出生入死的将士,身边却净是贺人龙、任琦这样的败类;他需要物资上的支撑,却面对着一个早已被蛀虫般的贪官蠹空的仓库……随着被逼出战的死期临近,孙传庭倍感绝望。他的人性在强大的逆势中被扭曲,一步步沦入疯魔。屠乡绅,杀病患,连吴又可也不想放过。最后,在明知胜利无望的情况下出城与敌人决战,充满了悲壮的情怀。

        作为一个“乱世中的知识分子”,吴又可从出场便不被人信任。尽管当时瘟疫流行,但却是庸医当道。若非遇到孙传庭鼎力相助,他也只能空怀绝世医术苟且于江湖。他是最早发现传染病的人,他不信教条,不盲目遵圣。在那弥漫着疯狂气息的末世,他是唯一保持理智和清醒的人。唯其如此,方能写出传世的经典医著《瘟疫论》。乱世中的抱负价值几何?真的被委以重任时又能否当得起这份生死之责?这种孤独,这种存在主义式的焦虑贯穿着这个人物的全部。影片以大历史背景中的两个真实人物为线索,写男人之孤独,写抱负之沉重,写英雄之情怀。

        本片也是两种不同价值观的冲撞。孙传庭明知大明已病入膏肓、气数已尽,却不惜以命殉国,与腐败的王朝共同毁灭。正如他在片中所说,“为臣者别无选择,唯有战死疆场,马革裹尸,方能报效国家”。而吴又可则以更大的历史维度来看待世代更替:“王朝兴衰,谁知是福是祸?”他犀利地看透权势的功利。“黄帝内经有云,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历朝历代始兴终衰,皆因重驭世之术,而轻经世之道。我朝积弊已久,非一味猛药能够痊愈。”他救治众生,却不分闯军官军。他所主张的“医道长存”,最终超越了国家之争,甚至超越了时代。其著作在今天仍然发挥着治病救人的价值。

        (作者为电影《大明劫》导演)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