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动脉粥样硬化疾病是全球最常见的非传染性慢性疾病之一,发病率和死亡率位居榜首。由于该病进程缓慢、发展隐匿,可以长期无任何症状,所以在早期通常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但随着疾病的不断发展,血管壁上沉积着的“小斑块”逐渐增多、增大、堵塞血管,使血流变慢,严重时使血流被中断。这种情况如果发生在心脏,就会引起冠心病;发生在脑,就会出现脑卒中;发生在肾脏,就会引起肾动脉硬化,肾功能衰竭;如果堵塞眼底血管,将导致视力下降、失明;若发生在下肢,则会出现肢体坏死、溃烂等。此外,动脉粥样硬化还可能引发高血压,诱发胆结石、胰腺炎等。因此,了解其危险因素并加以预防至关重要。
研究表明,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吸烟、体力活动减少、肥胖等都是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可改变危险因素,而年龄、性别、遗传、A型性格等则是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因此,预防就要从那些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入手。
首先,要限制动物脂肪摄入量。动物脂肪主要含有饱和脂肪酸,会促进食物中胆固醇的吸收,并使形成的脂蛋白易于附着在血管壁上,有的还能引起“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血液中堆积,从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因此应少食肥肉、猪油、奶油或其他动物油。可适当多吃一些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鱼类、植物油、豆制品等。
其次,多吃蔬菜水果。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可保证人体充足的维生素,有益于营养素及植物纤维的摄入。
第三,加强锻炼。适当运动不但可改善血液循环、增强体质,还能减少肥胖。
第四,戒烟。研究表明,吸烟可通过多种途径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而戒烟可有效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及死亡风险。
此外,有高血压、冠心病和糖尿病家族史的人,需要特别注意血压及血脂的动态,力争在早期采取治疗措施。
(作者系北京天坛医院心内科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