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6月22日电 记者李韵从国家文物局获悉,6月22日,在柬埔寨首都金边召开的第37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中国的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31项世界文化遗产,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45项,仅次于意大利。
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位于中国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包括了最具代表性的集中连片分布的水稻梯田及其所依存的水源林、灌溉系统、民族村寨。红河哈尼梯田是亚热带季风气候下、崇山峻岭环境中人类生态系统的杰出范例,以“四素同构”为特色和架构的生产生活方式,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完美和谐,展现了人类在极限自然条件下顽强的生存能力、伟大的创造力和乐观精神。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在会议发言中说,哈尼梯田是当地特殊的农业方式、传统和信仰的产物,体现了当地民众对自身文化和自然环境的尊重。他表示,中国将与国际同行加强交流,为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提供最好的保护;制定生态可持续和旅游管理策略,保护当地的传统生活方式,发展特色农产品经济,改善村寨生活条件,使农民从中受益。
第37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于6月16日至27日在柬埔寨召开,来自120多个国家和有关国际组织的1300多名代表出席会议。会议决定将叙利亚的全部6处世界遗产、所罗门群岛的东伦内尔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并将伊朗的巴姆及其文化景观项目从《濒危世界遗产名录》中删除。
(详细报道见2版《哈尼梯田 惊艳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