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6月01日 星期六

    畅想“云”时代

    作者: 《光明日报》( 2013年06月01日 05版)

        “云”时代已经来临

     

        云计算是当前一个非常热门的技术名词。很多专家认为,云计算会改变互联网的技术基础,甚至会影响整个产业的格局。正因为如此,很多大型企业都在研究云计算技术和基于云计算的服务,亚马逊、谷歌、微软、戴尔、IBM等IT国际巨头以及百度、阿里、著云台等国内企业都在其中。几年之内,云计算已从新兴技术发展成为当今的热点技术,并被视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的神经中枢。一些发达国家和跨国企业已经投入巨资,积极部署云计算的基础架构、操作系统、应用平台,以及开发大量的应用和服务。以美国为例,美国“云”的发展要比中国快很多,无论是政府公共服务、中小企业还是大企业,虚拟化和“云”化的程度都很高。

     

        “云”的“公”“私”之争

     

        根据云计算服务性质的不同,可以将“云”区分为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有人认为,公有云部署具备更好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而支持私有云的人则认为该方法更加安全而且便于控制。那么到底谁才是云计算的最终归宿呢?

     

        目前来看,绝大多数人认为云计算的最终形态是公有云。但在云计算部署和成长道路上,遇到的问题与隐忧也几乎都与公有云相关。而且在投入资金上公有云明显大于私有云,但就长远来看公有云的成本又远远低于私有云。一些大企业或者集团还比较好选择,因为一般比较大的企业会有自己的数据中心,无论是构建私有云平台还是公有云平台相对来说都比较轻松。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想少投入的话当然是选择公有云服务平台,但其中涉及数据安全问题,同样马虎不得。因为私有云的构建仅为一个客户单独使用,能够对安全性和服务质量进行有效控制。从一些方面来说,“私有”意味着专有使用和内部使用,相对“公有”的共享方式更让人满意。对一些担忧公有云的企业,私有云是一个好的方案,实施私有云也可节省大笔费用。

     

        如此看来,似乎私有云相对于公有云更具有优势,但是公有云依旧是一种不可忽视的云发展趋势。随着公有云安全性等核心问题的解决,最终目标是私有云尽可能移到公有云。有人说,未来的云将是各种类型的私有云的集合体,企业更愿意在这两种云之间找到一种平衡从而达到想要的目标。

     

        “云”时代下的产业经济

     

        经过几年的努力,“云”已在全球形成蓬勃发展之势。有专家认为,云计算是继个人电脑、互联网和手机之后,又一个将改变人类社会的革命性信息技术。它将带来生活、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的根本性改变,并成为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来说,云计算会给我们的经济和社会带来如下变化:

     

        1.加速产业升级转型

     

        借助超大规模数据中心,云计算将提供无限的计算资源、存储容量和处理能力,可以帮助解决全球各地的医疗、环境、能源、科研等重大科研难题,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物联网、智慧城市、社交网络和移动互联网的神经中枢。作为新兴技术和商业模式,云计算还将加速信息产业和信息基础设施向在线服务进化,催生大量新型互联网信息服务,带动传统产业的整体转型。

     

        2.规模经济效益

     

        有研究结果表明,云计算作为一种规模经济,其收益将包括用电成本、基础设施劳动力成本、安全性和可靠性及采购成本等几个方面:

     

        用电成本:近年来,电力成本在企业运营总体成本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大约在15%—20%之间。云服务提供商可通过将数据中心部署于低电价和有清洁供电能力的区域,并通过批量采购的形式使电费较平均水平降低25%左右。

     

        基础设施劳动力成本:由于云计算能够智能化地处理许多重复性的管理任务,因而可有效降低劳动力成本。一个系统管理员在传统企业里可以管理约140台服务器,但在云数据中心则可管理数千台服务器,IT员工就能够专注于其他附加值更高的工作。

     

        安全性和可靠性:相对于一般的企业IT部门,大型商用云提供商通常拥有更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人才,从而有能力使云系统更加安全可靠。

     

        采购成本:大型数据中心运营商在购买硬件时,可以得到远比小型买家低的折扣。异构环境导致难以形成大规模购买力,而得益于云和软硬件架构的标准化,规模经济得以实现。

     

        3.城市向云转型

     

        建设智慧城市也是当前的一个热点话题。为规范和推动智慧城市的健康发展,构筑创新2.0时代的城市新形态,住房城乡建设部启动了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共90个,其中地级市37个,区(县)50个,镇3个,试点城市将经过3―5年的创建期。国家开发银行表示,将在“十二五”的后三年,与住建部合作投资智慧城市的资金规模达800亿元。

     

        智慧城市是构建在公有云之上的典型应用,智慧城市的本质就是城市信息化的高级阶段,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城市云”。智慧城市基于对大数据的处理与分析,通过对大数据的掌控,深度链接知识和挖掘智能,形成智慧城市。而对大数据的分析与处理平台,则因规模效益而非公有云莫属。在城市云中,信息中枢就是产业联动,涉及电信运营商、设备制造商、内容提供商、互联网服务商、各行各业的应用及从事创新的企业与个人等,通过对城市中的产业上下游企业与组织机构的整合,实现更大范围内的规模效益。

     

        在未来的城市中,云计算将得到广泛的应用,包括制造业云、健康云、教育云、金融云、警务云、物联网、电子商务云等等。在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社交媒体等新技术的影响下,城市将成为云计算的主要推动力。

     

        4.中小企业迎来大发展

     

        中国有大量的中小企业,有数据显示中小企业占中国企业数量的98%。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微软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贺乐赋曾说:“很多中国的中小企业没有西方世界那样成本高昂的传统系统,或者没有资源来建设和保有内部IT基础设施和能力。借助公有云,他们可以避免传统系统的高成本,而投资销售、市场、业务流程自动化和研发。”

     

        而随着“90后”加入工作,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自主创业。中国在2011年到2015年期间预计将创造400万个新工作岗位,预计有一半是中小企业所创造的。除此之外,中国的10亿移动用户和智能手机的高普及率将为创业企业提供大量机会。基于公有云,创业企业和中小微型企业可以以低成本、高科技的方式创新应用、服务和产品,开辟新的上市路径。

     

        5.建立新型农村经济模式

     

        除了中小企业和城市云外,在不断增大的经济、资源与社会分工的压力之下,云计算作为新IT的供给形式可以辐射到更偏远的农业地区,能让偏远的农村地区建立新型经济模式,有能力与城市协同,大幅提升农村区域的经济附加值。农业云的建设,将成为产业与经济转型的重要里程碑。

     

        6.科技创新形式发生深刻变化

     

        在云计算时代,随着高科技的迅猛发展,科技创新形式也在发生深刻变化。网络和信息技术为创新活动提供了强大的工具和平台,颠覆传统科技创新组织模式。基于公有云,创新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加速流动和合理配置,令创新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无所不在。而公有云激发的大规模创新,有望推动中国向全球创新价值链高端发展,带动中国产业经济的全面变革!

     

        7.提升超大规模应用的创新研发能力

     

        每年春节期间的火车票在线购买都成为热点,上亿次的购票点击需要瞬间超大规模的计算资源支持,从而保证显示网页以及顺畅的购买体验。但一年当中能达到同量级的需求只有春节期间而已,这给软件研发模拟真实的超大规模网站点击场景造成了困难。云计算数据中心以其本身的超大规模架构就能提供这种模拟能力,软件研发部门只需租用相应的资源,即可实现实时检测,以低成本获得高效益。由于当前的科学研究和应用开发,已经进入到大规模数据时代,因此云计算成为了突破创新瓶颈的重要途径。(本报记者 王水平)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