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5月11日 星期六

    观察

    这样的保护思路对吗

    《 光明日报 》( 2013年05月11日   01 版)

        吐鲁番野生骆驼刺保护基地,围栏已经围了3年多,保护区内的骆驼刺长势仍然不理想,退化严重。这让人们不禁要问——

     

        出新疆吐鲁番市西南,路旁全是高高的白杨树,穿过希热木村,白杨树突然没有了,引领我们视线的是一片深灰浅灰的景象。路两旁全是沙砾形成了土黄色,偶尔可以看到一点点绿色点缀其间,这就是我国惟一野生骆驼刺保护基地最显著的色彩。

     

        2009年3月,我国最大面积的野生骆驼刺保护基地在这里建立,人们用围栏将这片方圆177.6万亩的土地围起来,想通过这种方式保护这种植物。

     

        骆驼刺,因耐寒性极强,茎上长粉刺状叶片,故被人们称为骆驼刺。同时又因为它是戈壁滩和沙漠中骆驼惟一能吃的,赖以生存的草,故又名骆驼草。但人们可能都不知道,骆驼刺作为环境指示物种,它的茂盛与消退,预示着当地生态潜藏的危机。一同被忽略的还有它的科技价值:它的蛋白质含量仅次于苜蓿,是动物极佳的饲料。而它所含的刺糖,极具药用价值。

     

        吐鲁番野生骆驼刺保护基地西至托克逊县郭勒布依乡,东至鄯善县迪坎尔乡,足有100公里长。南端到艾丁湖北部,最宽处有20公里。这里之所以能建立野生骆驼刺保护基地,是因为这里是新疆惟一的单一植被的草场。

     

        可展现在我们面前的现状是:保护基地以北的大片地区已经成为沙漠。保护基地内的野生骆驼刺并没有如人们所愿,3年后的长势仍然不容乐观。从大墩由西向东,骆驼刺的分布稠密程度、株高都呈现递减趋势。

     

        据吐鲁番地区草原监理所所长买买提·司马义介绍,20年前,这里的骆驼刺长势十分茂盛,但现在却日渐稀少。作为沙漠和绿洲之间最后的一道自然防线,如果过渡带上连骆驼刺都没了,吐鲁番绿洲和文明也将难以继续存在。

     

        为了保护这片骆驼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建立了这个保护基地,2年后,国家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吐鲁番地区实施行政区域内草场全部禁牧,同时利用冬闲水灌溉这片保护区。但所有这些努力都遏制不住骆驼刺生长的颓势,人们不禁要问:难道我们的保护措施不对?我们的保护思路出了问题?为何骆驼刺的生长没有明显见成效?

     

        买买提·司马义认为:“围栏并不是根本的解决办法,目前保护基地并没有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他认为,当初是为了将人类放牧对骆驼刺的影响降到最低,才设置了围栏。但如果将其退化的主要原因归咎于过度放牧,显然有失偏颇。“全面禁牧已经3年了,有无围栏地方的骆驼刺生长并没有明显的区别,这就很说明问题了。”

     

        对此,已经退休的原中科院新疆生态地理研究所副所长热合木都拉·阿迪拉通过多年的研究认为,骆驼刺的生长并非仅仅靠围栏就可以解决问题。“骆驼刺不同于其他植物,它主要依靠地下水来吸取养分,而不是靠降水。”他得出的结论是:野生骆驼刺保护基地的现状是因为地下水位下降造成的。

     

        这一点得到了许多科技工作者的认可。保护区临近中国最低的湖泊艾丁湖。正是因为它的存在,才孕育了这成片的骆驼刺。而艾丁湖湖水主要以火焰山的泉水、坎儿井水以及地下水的形式补给,地表径流主要来自白杨河经托克逊灌区后的余水。但如今,上游用水量的增加,各种水利工程、农耕田地让流向艾丁湖的水越来越少。在买买提·司马义的记忆中,20多年前,这里的牧民可以在二三米深的地方打出水来,如今即便是打20米深的井,仍不能保证会有水。

     

        另一项研究成果显示:因为骆驼刺顽强的生命力,对于吐鲁番而言,意义非同一般。

     

        据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提供的数据,吐鲁番盆地气候酷热、干燥、多大风,每年6至8月最高气温常在40摄氏度以上,年降水量平均不足50毫米。这种气候条件为沙尘暴提供了条件。大风是沙尘暴的动力原因,而吐鲁番春季沙尘暴数占到全年沙尘暴发生日数的70.8%。而位于这里的骆驼刺可以减弱风速固定沙土,减弱沙尘对吐鲁番的袭击。一旦覆盖地表的骆驼刺消失,地上的小颗沙砾被吹走后,就剩大粒的沙石,刮起大风后果不堪设想。

     

        为此,买买提·司马义多年来一直在呼吁,减少上游的用水量,及时补充地下水,但并没有引起多少人的注意。在他办公室里,最珍贵的是他15年前搜集的骆驼刺种子,那些黑褐色小米粒大小的种子,如今仍然静静地躺在一个小布袋里。他希望有一天能继续推动人工实验种植技术,实现保护和效益的双赢。他更希望人们能改变观念,真正让骆驼刺的保护走上科学化的发展之路。(本报记者 王 瑟)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