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4月17日 星期三

    “美丽柳州”系列报道之三

    工业柳州的幸福画卷

    作者: 《光明日报》( 2013年04月17日 04版)

        “数千人‘哗啦哗啦哗啦’扎进清凉的柳江水中,那场面可热闹了!”酷爱游泳的柳州人刘先生一想起去年的“百里柳江畅游”活动,就开心得很。在当时游泳的队伍里,有时任市长、现任柳州市委书记郑俊康,他对柳江水质有十足的信心。

        水清,树绿,花香,鸟鸣。早春三月走进柳州,一幅“山水美、环境美、形象美、气质美、和谐美”和“人人都有好发展、家家都有好保障、个个都有好身体、天天都有好心情、户户都有好生活”的“五美五好”画卷徐徐展开在记者面前。

        鸟鸣总问龙城早

        柳州人爱花,翻开每天的《柳州日报》,小小的一则“龙城花讯”提醒人们哪里花开正盛。渐渐地,市民也都有了一条观花路线图:春天去三中路、弯塘路看洋紫荆和杜鹃花;夏天到东环路、文昌路看紫薇花;秋天往海关路观黄槐;冬天至阳和大道赏茶花。一年四季,花香不断,就连那大叶榕在春天发出的新绿,也令人心旷神怡,道路两旁,嫩绿的叶子随着枝条爬上天空,营造出一条疏密有致的绿色走廊。出租车司机覃革霞说,每当开过这样的路,她一整天的烦恼和疲惫都会减轻不少。

        柳州市园林局副局长汪绪斌介绍说,从2000年到2012年,柳州已经投入50亿元用于城市绿化。在“显山、露水、见秀”的规划原则下,不仅要绿化,而且要彩化,品种丰富的植物让城市的色调从灰色变成多彩,装点了这个“千山环野立,一水绕城流”的山水城市。

        三四月份,对环境十分挑剔的白鹭在迁徙途中大规模地栖息于柳江萝卜洲,把这里当作中转站,不仅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也是对城市环境最好的褒奖。柳州市副市长刘健生感慨道:“听到欢快的鸟鸣,久违的亲切,鸟鸣是城市清洁的重要指标,有花香,有鸟鸣,才能让人人脸上有笑容。”

        一城春水一城笑

        从地图上看,柳江就像一条飘舞的彩带,挽起了柳州这颗明珠。柳江水孕育了这座城市,缓缓地对柳州诉说着千年的故事,给了柳州人无穷的文化建设热情。你大概不知道,相传刘三姐就是在柳州传歌、在柳州成名的。攀登鱼峰山,你能体会当地人对刘三姐和山歌文化的热爱。柳州集合众人灵感和心血打造的《八桂大歌》,更是因其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广西民歌和各民族浓郁风情的魅力,成为当之无愧的文化精品。

        山美水美文化美。外地的来客常常在畅游“百里柳江”夜色中陶醉,生出“只愿长做龙城人”的愿望,然后纷纷打听柳州的房价。

        柳州人爱水,与水亲近,也愿与世界分享柳江的灵气。2011年、2012年连续成功举办了两届“中国柳州国际水上狂欢节”,让世界各地来客充分感受了柳江的魅力。漫步于柳江边上,可以看到很多沿江跑步、下水游泳、岸边垂钓的锻炼者。垂钓者高先生来柳州已有41年,他见证了柳江水从清到浊又到清的过程,他说现在柳江水能保持这样的清澈很不容易,希望大家都能爱护它。

        水,也激发了柳州人的艺术灵感。走进柳州奇石馆,能看到许多产自柳州、取自水中的奇异石头,无形之水,似乎在石头上雕琢了自己的形状,如龙如虎,似鹰似兔。触摸石头,丝丝凉意传遍全身,像是来自江水的轻抚。石头被取上诗意的名字,配上诗意的简介,而这都是向它们的原作者——大自然致敬。

        懂得欣赏自然的美,就会心疼、敬重自然的美。这是水带给柳州人的思考。

        此心惟愿家园好

        走访柳州市民,能感觉到柳州人对这个城市深深的归属感。

        市政大楼里,每一张办公桌上都放着一个醒目的牌子,上面标明了办公者的职务和姓名。这是心态开放的一个体现,柳州市在惠民政策上作出的许多创新,与这良好的心态有关。人们还记得几年前,柳州市政府出资,实施“免费午餐”,开全国之先河,现在“免费午餐”的覆盖面仍在扩大;人们也看到从近两年开始,一种新的住院补偿模式,让柳州参加新农合的农民可以花很少的钱放心住院。

        柳州人明白,城市的发展最终要落实到人的幸福上来,要让生活在自己家园中的人感受尊重,感受美好。这种认识,是这座工业城市一路走来孕育出的文化基因。

        刚开放不久的柳州工业博物馆,详实地展现了这座城市工业发展的努力与成就,也毫不避讳过去的伤痕。博物馆负责人李乐年说,铭记柳州的工业史,才能明白美好家园来之不易,也能启迪对于未来的思考。征集展品时,企业和市民无偿捐赠老机器、老物件的热情非常高。

        柳州人对美好家园始终怀有新的憧憬和希望。在柳州城市规划展览馆内,市民可以借助多媒体影像和模型一睹柳州市的未来图景。一位老太太指着模型中的某处位置,告诉身边的朋友那就是她家,不久这里将建成新的大桥,方便得很。她说自己现在哪都不想去,就愿意留在柳州。

        同样不想走的还有像唐兴群这样的打工者,他在柳州打拼了几十年,举家搬到柳州,他说来了柳州有事做,住下了就不想走。过去,他开着拖拉机拉着土跑在深夜的市区,最担心的就是被“搞环保的人”罚款,他当时觉得,城市的路上如果总是干干净净的没洒上点土,就证明没有发展。现在他明白,城市最终是自己的家,城市越干净,自己生活得越舒服,如果要拉土,为什么不把设备改装得更符合标准呢?

        另一位深有感触的人是园林局的汪绪斌,前些天,他在下班回家的路上,看到一家人在一簇簇灿烂的杜鹃花前合影,他静静地看着欢声笑语的一家人,心里竟涌起了一阵由衷的幸福感,他觉得自己所付出的努力给其他市民带来了快乐,而这快乐也给了他双倍的开心。

        本报记者 刘 昆 于园媛 蒋新军 本报通讯员 李 静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