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3月20日 星期三

    让美的力量蓬勃生长

    作者:王韶华 《光明日报》( 2013年03月20日 12版)

        渴望美,需求美,呼唤美,这是人之天性。然而,在现实生活里,我们难免遇到一些“不美”现象的侵袭——空气不够清新,流水不再澄澈,吃进口中的食物不能全然放心,甚至会遭遇不少丑陋之人、卑下之事……因此,很有必要回顾历史长河中哲人们对于美的论述。马克思指出:“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英国文学家劳伦斯说:“人的灵魂需要实际的美永远胜于需要面包。”俄国文豪陀思妥耶夫斯基也曾断言:“世界将由美来拯救。”

     

        美是什么?美是太阳每天喷薄而出,是春天的花朵、鸟鸣和露珠;是“最美教师”“最美司机”“最美医生”的挺拔身影;是“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万众一心。我们所身处其中的自然、艺术和生活,是美存在的领域,又是美表现的形态。在今天波澜壮阔的社会建设和生活实践中,认识美的本质,研究美、创造美,让美的文化力量蓬勃生长,是很有必要的一桩“美事”。

     

    1 和谐共处,珍爱永恒的自然美

     

        人生活在大自然之中,时时处处享受着天地造化之美。《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大自然的美是无穷的,人对自然之美的探究、欣赏之情是无尽的。我们无不在生活实践中,体验着情与景、心与物贯通交融所产生的浓重美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孔子感慨:“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看中华山水版图,怎一个美字了得——泰山雄伟,华山险峻,黄山奇特,峨眉秀丽,长江黄河辽远奔腾,东海南海汪洋澎湃,西湖洞庭水光潋滟,滇池“茫茫五百里不辨云与水”……美轮美奂的大千世界,令人心驰神往。

     

        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自然界的美的事物,只有作为人的一种暗示才有美的意义。”这里的暗示,是指人对自然之美的感受、领悟,或者说自然景观激发了人对美的感知。由于观赏者的人生经历和生活环境不同,所引起的审美感受和审美体验也不同。王之涣站在西陲,看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顿生人生寂寥之感;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醉在与明月心灵相通的美好之中;苏轼写月,则感慨人生悲喜变幻无常,“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道出恬淡自在、静穆安详的田园意境;李清照“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显然在枯叶悲秋的情思中深感人生苍凉……凡此种种,皆为美的独特体现。我国古代文论讨论美的特征和根源,强调人和自然相互和谐。明代文学家袁宏道说:“和者,人心畅适之一念尔。”“和”是美,是对自然事物通过审美认知、体验而产生的审美情趣。

     

        自然美是美的基础,是美的必要条件。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对“生态文明建设”浓墨重彩地加以强调,实为必要。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加剧、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我们更要尊重和珍爱自然之美,使子孙后世的生存处所永葆天蓝、山青、水净。这是当代人书写下的新的美学篇章,关乎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

     

    2 感知求索,创造动人的艺术美

     

        艺术美是美的升华,是经过艺术创作,把自然美和现实美加以概括提炼,集中表现在艺术作品中而产生的。

     

        1930年春天,鲁迅在上海中华艺术大学作过一次讲演,谈到艺术美的时候,他展示了两张画,一张是19世纪法国画家米勒的《拾穗者》,一张是上海英美烟草公司的商业广告画《时装美女》。鲁迅认为,前者虽然画面朴素,却流露出画家对农民的深厚感情,有一种直抵人心的美。而后者虽用笔细致,却空洞无味。可见,真正的艺术美需“按照美的规律塑造”,达到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给人以精神的影响。

     

        艺术美是在人类长期的劳动生产、生活实践中产生的,随着人类文化的积累不断传承创新。远古时期,中华民族的图腾“龙”,是以蛇身为主体,“接受了兽类的四脚,马的毛,鬣的尾,狗的爪,鱼的鳞和须”(闻一多语),反映了极强的艺术审美与表现力。《周易》中的“飞龙在天”、“见龙在田”,马王堆帛画中的人首蛇身形象,已成为“有意味的形式”。古希腊《荷马史诗》和中国《诗经》都来自古人的口头集体创作,显现了精湛的艺术技巧,具有永久的魅力。随着文明演进,艺术范畴在扩大,审美领域在深入。达·芬奇的油画《蒙娜丽莎》、莎士比亚悲喜剧、贝多芬交响曲等等,达到了欧洲人文艺术的顶峰;汉赋、魏晋书法、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谱写了中国古代艺术的辉煌。

     

        艺术美注重以善美为内涵,侧重于心理机能的情感性与想象力,用物化形式体现出人类的审美意识。米洛斯塑造的维纳斯是典型的例子。这洁白的大理石雕像,高贵端庄,其丰满的胸脯、浑圆的双肩、微微扭转的螺旋型上升体态,富有音乐的韵律感,透出青春生命的跃动,让人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和创造生命的潜能。黑格尔曾高度赞扬这件杰作,认为它把神的普遍性、理想性与神的个性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她是纯美的女神”,“她所要表现的……主要是秀雅,温柔和爱的魔力。”

     

        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曾对“艺术美”作过精彩比喻,他说:“自然是黄铜世界,只有诗人才交出黄金世界。”的确,艺术创造性地开掘着自然界和人类世界,以更集中更精粹的表现力寻求、揭示和反映美,丰富心灵、抚慰精神,具有“点石成金”的神奇功效。

     

    3 追昔抚今,体察幸福的生活美

     

        生活美是美的归宿与目的,指人的生存过程和处境是美好幸福的,所在的社会是文明进步的。

     

        《礼记·礼运》曾描述过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堪称古人眼中“生活美”的典范:“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大同”思想对中国文化影响极其深远,但只有在今天,在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今天,“大同”理想才有望变成现实。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习近平总书记更具体地指明:“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坚定而温暖的宣告,为全国人民铺开了一幅美好生活的新蓝图。

     

        生活美与人的本质有密切关系,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结果。马克思指出:“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人。”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一开始就是有意识有目的活动,对事物和世界进行审美判断,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从原始石器到智能计算机,从一叶扁舟到宇宙飞船,从茅屋草棚到楼宇广厦,都直接体现了人的创造、智慧和力量。在认识、改造客体世界的过程中,作为主体的人自身也不断得到完善,人们逐渐被积极的价值观所凝聚,从创造中获得舒心的享受,体会到劳动所带来的价值与快乐,心灵、品格、情操都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升华。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劳动创造了美——不但创造了美的外在形态,也创造了对美的内在认同与追求。

     

        (作者单位:甘肃平凉师范学校)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