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1月17日 星期四

    《“机床奇人”潘旭华》后续报道

    创新并非遥不可及

    《 光明日报 》( 2013年01月17日   04 版)

        “研究方向迟迟不能确定,工作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正当浙江师范大学工学院博士、副教授俞红祥情绪低迷之时,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成为潘旭华研究团队的一员,这也完全改变了他的工作和生活。

        2012年12月,潘旭华主持的项目成果通过教育部组织的专家鉴定,俞红祥研制的“圆度在线测量与补偿系统”获得了成功应用、数控系统协处理器成功用于曲轴和凸轮轴随动磨床的轨迹优化控制,累计申请了10多项发明专利,不仅基本确立了精密磨削装备控制技术领域的研究方向,而且研究方法也逐步成熟。

        “他前进的驱动力来源于自己对这项事业的热爱和责任,他的科研作风促使我从被动完成任务向积极主动探索转变。”和潘旭华一起攻坚的三年多时间里,俞红祥有过激烈的思想交锋,更有过畅快的默契合作。

        俞红祥回忆:“在研制圆度在线测量系统的过程中,他放弃使用进口的成熟产品,而将研制这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影响项目全局目标实现的重要任务交给我,这对我是挑战也是机遇,对他自己而言,可能要面对整体项目失败的风险。但这种信任,给我在研究过程中创造了一个接一个的机遇,促进了多项自主创新成果的涌现。”

        其实,在潜移默化中,潘旭华不仅改变着他的同事,而且也影响着他的学生。

        “创新并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创新也不是科学家的专利,每一个愿意思考的人都可以创新。所以,每一次上潘老师的课都很开心,我觉得那是思维的享受。”学生周泽斌说。

        在学生的记忆中,潘老师每周的创新思维课程很让他们怀念,也很值得回味。

        “他让我真真实实地看到了一个不断努力、希望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之人的老师。”学生葛彩军说,“我特别记得有一次申报校课题,我们询问潘老师的意见,他很认真地跟我们说,如果自己已经有什么思路,可以先和他交流,他会全力支持我们去申报,但是千万不要为了申报而申报,那不是该有的态度。他的这些话我一直记着,所以大学这四年,无论是课题还是比赛,我都很重视锻炼自己的思维,而不是做老师已有成果的寄生虫。”

        对学生的培养,潘旭华一直都持“不差钱”的态度。他把承载他研究成果的齿轮发给学生做学习模具;他自费组织学生去工厂实地学习;他给每个创新小组都拨了经费,供学生买科研材料、组织活动。

        “在他的身上我看到了对科研的执著。潘老师一直跟我们说,如果有什么想法就该去尝试,即使最后证明那是一个错误的想法。所以他一直很支持我们动手实践,他把自己的办公室腾出来作为我们的活动基地,我们曾在那里讨论各种创新的想法,也曾在那里动手制作出了自己的第一个作品。”学生李细林回味着。

        (本报北京1月16日电 本报记者 靳晓燕)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