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培养复合型人才是当下社会对现代大学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知识体系、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将促成具有多样选择的大学文化、区域特征、课程环境、实践场景共有的多大学联合校园。而“加强学校之间、校企之间、学校与科研机构之间合作以及中外合作等多种联合培养方式,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是解决以上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高校共同体的形成与运行
随着教育国际化进程加快,高校迫切需要在联合办学中突出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特色。多大学联合校园的目标就是走联合发展道路,实现国际化复合型人才的成本效益和大学的共同繁荣。
所谓共同体,是指社会中存在的、基于主观上和客观上的共同特征而组成的各种层次的团体、组织。较早的高校共同体以美国常青藤大学为标志,英国的大学从最初组建时就形成了不同的联盟体系,牛津大学、剑桥大学是以大学城的方式,将不同的学院联合在一起。管理严格的德国高校联盟——校长联席会议,参与规范高校政策和法律制定。从国外情况来看,探求“战略联盟”,寻找合作伙伴,成为许多高校适应未来生存与发展的共同选择,已经出现了多种模式,如契约模式、经纪模式、协作模式、有效性模式、联合课程模式、双元机构模式、第三级大学模式、合并模式及联邦模式等。
目前在国内也有一些高校共同体或联盟,如北京学院路高校共同体、C9高校联盟、沪苏浙高校浙大复旦等8所高校联盟、理工高校联盟等。目前国内高校联盟和国外大学联盟不太一样,后者体现了学校的自主性,少有绑定关系和排他性,而国内“大学联盟”缺乏深度结盟,缺乏资源全面共享、学生交换甚至自由转学。
随着高校共同体的出现,大学校园的运行机制随之出现多样化。
一般而言,“一校式”办学模式是高校共同体的首选——在共同体的教学资源和教学管理上,组建一个虚拟的统一联合校园,统筹规划,统一管理,分散实施。学生、课程、教师、文化实现“四大流动”,克服学籍、学分、学费、学科专业的障碍。
“一站式”三级管理体就是也有别于实体学校的创新——由秘书处/管理办公室、处长联席会、全体理事会,分别处理日常工作、一般全局性事务、全局性重大问题。共同体的教学组织、管理、实施要求,由各校自行落实,并由理事会章程、校际公共选修课教学管理规定、“共同体辅修专业”实施细则等构成。
跨文化联合校园的探索
同样是建设共同体,西南科技大学则以“纵横校园、跨区合作、学科交叉、资源共享、开放多赢”的思路与理念,通过实施“跨文化联合校园模式”,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行了有益探索与实践。
经过10多年的发展,学校已与境外英国阿伯泰·邓迪大学、伊利诺伊理工大学等35所高校,国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工业大学、伊犁师范学院3所大学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建立多圈层、双向互动的联合培养大学群,逐步形成以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为目标的跨文化、跨校园的双向互动联合校园的培养模式。
构建以“一站式服务”为特色的运行机制。学校设立了以分管教学副校长负责的组织管理机构,形成校际合作领导小组——职能部门——学院三级管理体制;形成了院校互访、理事共商、职能部门(学院)之间对接的沟通协调机制;以学生为本,以“就近申请、首问负责、数字校园”的方式,建立“一站式”的学生服务机制。
学科资源互补,提升学生专业能力。根据学科类型和办学特色,西南科大与合作院校重点建立工学、理学、文学、经济、管理五大优势学科合作群。制定年度派出、接收本科生访学计划,互派对方的优势学科,实行学费互免,学分互认,课程置换,对学生实行个性化、综合化培养。
建设核心能力和素质培养资源平台。依托区域优势,西南科大搭建了具有鲜明文化主题的大型综合理工实践平台。学校与中科大、南工大三校均入选首批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计划,为工程教育改革,学生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提供了有力保障。
采取自建和共建的方式,学校与合作院校建设与共享优势文化类课程群,通过课程开放、空中教室等渠道,实现双方课程资源共享,对进一步促进学校国际化办学进程、丰富交流活动起到了重要作用。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坚持“以研导教,以研促教,教研结合,全面提高”的思路,建立完善集科研创新训练、工程创新训练、科研立项和科技竞赛“四位一体”的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指导学生掌握科研方法与技能,激发其创造热情和潜能。
目前,通过组建“跨学科创新实验班”、“跨文化复合型人才实践班”,学校进行了主题实践体验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关注小城镇建设”、“关注农村教育”等主题实践,吸引了美国斯坦福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南科技大学等校学生共同参与。在与一流高校学生交流和学习中,学生们得到综合素质锻炼提高的机会。
成效初显 多方共赢
多文化经历,学生综合素质增强。近年来,学校参与国际国内联合培养的专业占学校总专业数的70.83%。培养具有“跨校园”、“跨文化”经历的学生近千名,合作双方3000余名师生成为受益者。一批批学生脱颖而出,开阔了眼界,拓展了适应能力,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升青年教师综合能力。联合培养不仅培养了学生,也锻炼了老师。共有百余名管理干部和一线教师到中科大进修,数10名青年教师完成博士教育;跨校园、跨文化的经历,让青年教师们有更多机会了解学科发展前沿,聆听大师教诲,回校后,成为学校管理、科研、教学骨干。
促进优质教学资源的形成。联合培养的模式,提高了合作方各类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的开放度和人才培养效益,也提升了合作学校的办学水平。
实践证明,西南科大所实践的“跨文化联合校园培养”,不仅使师生受益,而且促进校园文化的开放。同时,合作学校也可实现资源共享,达到互惠多赢。该项改革实践受到合作高校普遍认同,同行专家高度评价,社会影响不断扩大。
(作者单位:西南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