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1月16日 星期三

    点将台·老鲍谭古

    仁厚之人,恻隐之心

    作者:鲍鹏山 《光明日报》( 2013年01月16日 12版)

        《论语·子罕》有这样的记载:

        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

        孔子遇见穿丧服的人(齐衰,古代用麻布做的丧服),戴礼帽穿礼服的人和盲人,只要见到他们,即使是少年,孔子也一定站起身来,恭恭敬敬地等他们经过;如果他们在那里站立,孔子经过他们面前的时候,一定是“趋”——像在长辈或上级面前走路一样——恭敬地迈小步快快走过。

        类似的记载,见《论语·乡党》:

        见齐衰者,虽狎必变。见冕者与瞽者,虽亵必以貌。

        凶服者式之。式负版者。

        看见穿丧服的人,即使是很熟悉、平时见面随便开玩笑的人,此刻也一定改变惯常的那种随随便便的态度,一脸恭肃,以表示悲哀的同情。看见戴礼帽的人和盲人,即使是平时很亲热的人,也一定示以端肃的表情。

        在车中遇着服丧服的人,即便是负贩之人,引车卖浆之流,孔子也把身体微向前俯,手伏车前横木,表示同情。

        再看《论语·述而》: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孔子在有丧事的人旁边吃饭,未曾吃饱过。人有丧事,哀感流涕,你在一旁大吃大喝,是何等心肝!

        孔子本来每天都要唱歌,但是,如果他今日参加过葬礼,今日必不再唱歌。盖既需参加其丧礼,一定不是疏远之人;而亲近之人,无论亲戚、师友,过世了,且刚刚临丧而哭,又有什么心情再唱歌!

        人生总有种种不幸,人群中总有不幸之人。仁厚之人对不幸之人、不幸之事,总是恻隐之情难抑,何况孔子!

        对别人的悲伤感同身受,是一个人崇高人格的组成元素之一。

        《论语·乡党》:

        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

        朋友死亡,若没有人收殓,孔子就会说:“丧葬由我来料理。”人死至于无所归,何等悲哀!孔子的一声“于我殡”,无限悲凉,又无限温暖!

        孔子去郯国,和一个姓程的先生在路上相遇,倾盖而语终日,甚相亲。回头对子路说:“拿一束帛以赠先生。”

        子路不屑,回答说:“我听说,按照礼的规定,士没有介绍而相见,与女子出嫁而无媒,都是不对的。”

        过一会儿,孔子又一次敦促子路拿束帛赠送程先生,子路回答如初。孔子说:“仲由啊,你不记得《诗》中的句子了吗?‘有美一人,清扬宛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现在这位程子,是天下贤士啊,此时不赠,则终身不能再见啊。小子啊,快点吧。”(《孔子家语》卷二《致思》)

        这个故事,总让人有一种恻然的哀伤。人生倏忽,而红尘滚滚,很多人,一旦错过,终身不再。孔子的内心啊,有多少苍凉,又有多少慈悲?

        孔子到卫国去,在途中遇见以前住过的旅社家主人的丧事。孔子走进去,哭得很悲伤。出来,叫子贡解下驾车的马送给这个人家。

        子贡说:“老师,仅仅相互认识的人家的丧事,按礼的规定,不能赠送礼物。您现在要解下驾车的马送给旧时馆舍人家,是不是失礼了?”

        孔子说:“我刚才进去吊丧,悲哀得流下了眼泪。我怎么能光哭而无所表示呢?你去做吧!”

        一个如此普通的人,没有什么交往的人,他的死亡也能让孔子如此悲伤,以至于不解驾相送就不足以平复心中的伤痛。

        这是什么?这就是慈悲啊!

        因为慈,所以悲。

        因为悲,所以慈。

        因为我仁慈,所以我为世上的一切不幸而悲伤。

        因为我知道世道的悲凉,所以我内心充满对世界万物的仁慈。

        悲,是世间万物的命。

        慈,是世间仁人的心。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