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1月16日 星期三

    聚焦雾霾

    雾霾:暴露“生态文明”建设短板

    作者: 《光明日报》( 2013年01月16日 05版)
    2013年1月15日,山东某大学学生在街头倡导低碳生活。 董光强/CFP
    1月12日下午三点半左右,北京东三环CBD周边的建筑笼罩在浓雾中。新华社发

        编者按 近一周来,肆虐的雾霾笼罩了中国许多省市,北京等地甚至出现PM2.5指数超过500微克/立方米的“爆表”现象。根据气象部门消息,雾霾从今天起将逐渐消散。雾霾或许很快会被吹离城市的上空,但我们不应让它转瞬间在心头消散。这次长时间、大范围、全国性的雾霾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已经到了必须转变观念、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关头了。漫天雾霾是麻烦,更是契机。转变发展方式不易,培育生态文明更难。

     

        面对雾霾,每个人都无可逃遁。雾霾散去时,每一个人都应思考:我们需要坚持什么?我们要改变什么?我们应做些什么?

     

        1月15日,北京。雾霾还在继续。

     

        厦门大学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对北京和全国的雾霾十分关注。他给记者画了一张中国十年来的重工业占比图——其中清晰地显示,十年来,我国重工业所占比重非旦没有下降,反而呈现上升趋势。“雾霾”的出现不是偶然,是长期积累的结果。这背后暴露了中国经济转型发展之痛,也暴露了我们“生态文明”理念的缺失。

     

        2002年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耗中的比重是63.9%,2011年达到69.1%……

     

        40年前,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在《寂静的春天》一书写道——“当鸟儿不再歌唱,当溪流不再流淌,当绿色的森林被褐色的枯草取代,当蔚蓝的海洋被腐臭的鱼覆盖,我们是否还有能力生活下去?我们是否已经有能力创造自己的生物圈二号?”这本曾促成“人类环境大会”的书籍是对那个时代环境问题的反思。60年前,伦敦雾事件引发全球对环境污染的思考。今天,工业时代的伦敦雾已经成为过去,而快速工业化、城镇化的中国该如何规避发达国家曾走过的弯路,又需要以什么样的姿态迎接发展的机遇?

     

    从雾霾看缺位的“生态责任”

     

        近一周来,肆虐的雾霾笼罩了中国许多省市,北京等地方甚至出现PM2.5指数超过500微克/立方米的“爆表”现象。从表面上看,这是因为这几天我国北方冷空气势力较弱而中东部大部分地区气温回升,使得夜间辐射降温幅度比较大,容易使得空气达到饱和凝结。但环保专家指出,主因是大城市里的工业生产、机动车尾气、建筑施工、冬季取暖烧煤等排放的有害物质难以扩散,导致空气质量显著下降。

     

        然而,这些似乎还不是问题答案的全部。

     

        “大气污染涉及到工业结构、能源结构、城市规划等方方面面,短期内针对‘重污染’天气而采取的临时性应急措施效果有限。”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郝吉明说。

     

        “雾霾的出现,让我们对环境问题的理解更加深刻。”林伯强说,“国家对环境问题的重视程度不可谓不高,十年前,国家‘十一五’规划就提出了能耗指标,在环境治理方面发出了强音,但现实中,我们的实现效果并不理想,这背后有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的问题,有我们转变发展理念的问题,有生态文明怎样真正深入人心的问题”。

     

        “推进生态文明,必须找到政策突破口。”林伯强指出,这需要强化指标约束,“需要客观地看到,我们不可能完全放弃增长来讨论环境问题,我们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就是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平衡,用最好的资源消耗换得最高效的经济增长”。

     

        有关专家也指出,“美丽愿景”重在落实。政策意见都不只是“纸上传达”,而应成为实实在在的工作举措、切切实实的具体行动,尤其重要的,是对地方官员考核体制机制之变,是从考核内容上更多考虑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节能减排和“富民”的分量。甚至可以考虑对地方经济增长速度下降但民生和环境保护方面工作实绩突出的行为褒奖和鼓励。

     

    从“惯性”看缺失的“生态理念”

     

        “这几天我自觉不开车,污染小一点是一点。”1月15日,北京安贞医院心胸外科主任医师谢进生在微信中写道。谢进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当城市工地、塔吊越来越多,当肺癌取代心血管病已成为中国死亡率第一的疾病,我们该反思,我们是否应该为经济发展去牺牲健康,是否应该用健康去换取财富,我们到底需要什么……”

     

        然而,像谢进生一样放弃自驾车而选择公交车的市民似乎并不多。

     

        浓雾终会消散,人们的生活将一如继往。

     

        有关专家指出,近年来,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未能根本得到遏制,一个深层次的原因,就是公民生态文明意识缺失,环保法制观念淡薄。一些企业、一些个人看重经济效益,忽视环境保护,急功近利,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获取经济利益,导致了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为解决日渐严重的环境问题,国家采取经济、立法和技术的手段保护生态环境,但由于缺乏道德意识的支撑,生态文明观念仍然淡薄。

     

        我们的自驾车主会主动放弃开车吗?我国已连续三年成为世界机动车产销第一大国,统计显示,2011年,全国机动车排放污染物4607.9万吨,比2010年增加3.5%,其中氮氧化物(NOx)637.5万吨,颗粒物62.1万吨,碳氢化合物(HC)441.2万吨,一氧化碳(CO)3467.1万吨。当然,在公共交通尚未发展完善、城市功能布局不尽合理的状况之下,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我们的购物者会主动放弃使用塑料袋吗?2007年12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这就是当时备受关注的“限塑令”。但一家高校“限塑小组”的2011年调查报告显示,9成菜市场免费送塑料袋,且大部分是不达标的超薄塑料袋,而五成人去超市仍花钱买塑料袋。调研人员随机选取了242家商户,超过7成的非连锁超市商户仍在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

     

        我们的电池使用者都有回收意识吗?据统计,目前,我国的电池回收不足2%。低回收率阻碍了废旧干电池回收利用的产业化进程。据电池工业协会提供的数据,截止到2011年3月,全国有近3000家废旧电池回收处理企业,80%以个体户为主,在每年可回收的近200万吨铅酸蓄电池中,这些无资质、环保不达标的小冶炼厂又把持着80%的回收份额。无序的铅蓄电池回收已成为造成我国大面积血铅的原因之一。

     

        “雾霾散去,人们可能会习惯性地把它忘掉,但有些东西我们必须要铭记。”谢进生说,空气污染到了“严重”且影响到身体健康的程度,显然所有人都是“肇事者”,只不过程度不同而已。正因此,为了保持良好的空气质量,保持绿水青山,所有人必须都要有生态文明意识,都应从实际行动中履行对整个社会和子孙后代的责任,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行动。

     

    从“忧患”看美丽的“生态梦想”

     

        雾霾,只是一个缩影。

     

        目前,水污染值得警醒。来自环境保护部的数字显示,目前全国地表水污染依然较重。我国一半城市市区地下水污染严重,57%的地下水监测点水质较差甚至极差;2011年上半年,七大水系除长江、珠江水质状况良好外,海河劣V类水质断面比例超过40%,为重度污染,其余河流均为中度或轻度污染;90%城市河段受到不同程度污染,约一半城市市区地下水污染比较严重,近2亿农村人口喝不上符合标准的饮用水。

     

        土地污染令人关注。2008年以来,全国已发生百余起重大土地污染事故。国土资源部统计表明,目前全国耕种土地面积的10%以上已受重金属污染。环保部南京环科所研究员单艳红说,华南部分城市约有一半的耕地遭受镉、砷、汞等有毒重金属和石油类有机物污染;长三角有的城市连片的农田受多种重金属污染,致使10%的土壤基本丧失生产力,成为“毒土”。

     

        近日,面对肆虐的雾霾,北京市启动了“重污染日应急方案措施”,部分高耗能企业被限产减排,倡导30%公车停开;石家庄也要求近期停用30%公务车辆,利用天气条件开展人工增雪作业;环保部在要求各地做好重污染天气条件下空气质量监测预警工作的同时,还要求各地加强大气污染防控,并及时向公众发布空气质量信息,保障群众环境知情权……但如何建立生态保护的长效机制,如何转变我们的发展理念,如何让生态文明理念根植于每个人心中,还需要我们付出更多艰辛,需要我们每一个人作出自己的努力。(本报记者 冯 蕾 本报通讯员 罗 闻)

     

    专家建议发布雾霾预警

     

        本报北京1月15日电(记者胡其峰、袁于飞)针对北京近期的雾霾天气,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庚辰今日在中国科协举办的第23期“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中表示,北京市在GDP快速增长的情况下,不排除最近一段时间或者在将来还会出现这样的雾霾天气,希望环保部门能够对PM2.5重污染做出预测和预警,实时地让公众了解霾污染信息,及时地发布重霾污染预警信号。

     

        他建议在北京市开展PM2.5重污染预警试点。国内一些城市,如广州等已经开展了对于空气重污染提前24小时或48小时的预警工作。对PM2.5重污染的预警工作的实施涉及到多方面的研究和组织工作,其中最重要的是预警信号级别的划定,以及预警标准和防御指南的制订。

     

        他建议,首先是进行北京PM2.5重污染预警预报的关键因子研究,尤其是对造成PM2.5重污染的不利气象条件研究以及与PM2.5连续污染相应的中期天气过程和模拟预研究工作,进行城市功能区空气质量预报和预警的分析以及相应的设计工作。同时建议加强PM2.5危害人体健康方面的研究工作,以便在适当时候,当空气质量出现霾重污染时,发布环境空气PM2.5重度污染预警,提醒市民做好防护,减轻霾污染对公众健康的危害。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