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12月28日 星期五

    一部讽刺杰作

    作者:肖徐彧 《光明日报》( 2012年12月28日 15版)

        《追日》的作者伊恩·麦克尤恩是英国著名的小说家,他曾获包括毛姆文学奖、布克奖在内的多个文学奖项,其主要作品有《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阿姆斯特丹》、《赎罪》、《星期六》等等。

        《追日》是麦克尤恩的第十一部小说,小说充满了讽刺性的情节,幽默风趣,读来令人忍俊不禁。麦克尤恩无疑将凭借这部作品成为英国讽刺小说传统的杰出继承人。

        同许多英国的讽刺小说一样,《追日》中也有一个肥肉堆积如山的胖子,就连自己洗澡的时候,也把自己看成是“一尊颓败的‘肉身群岛’”,从“山一样的肚子”到“参差不齐的脚趾——三者连成一条直线,从一片灰色的肥皂水海洋中穿过”。对于节食,他下过多次笼而统之的决心,可是面对塑料箔纸袋里装满的“洒着盐、工业化制作的营养素、防腐剂、水解膨松剂、高效增味剂、酸性调节剂和色素的油炸薯片”这类垃圾食品,节食的美好愿望永远被击得粉碎。对主人公与日俱增的体重的反复渲染,赋予了主人公别尔德与芸芸众生别无二致的人格身份:具有七情六欲却又无法节制欲望的庸夫俗子中的一员,“一个不停追逐会烧菜的美女的胖男人”。

        于是,这一重身份与别尔德的另一重身份形成了鲜明对照——以“别尔德-爱因斯坦合论”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得主。别尔德顶着自己年轻时的光环,出入于科学界,受邀参加北极科考,为获取经费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和演讲,把自己的名字借给科研机构使用,漫不经心地开展政府项目。崇高目标是拯救面临环境污染、温室效应濒临灾难的人类和星球。

        以这一伟大科学计划为舞台前景,作者分三部分(2000年,2005年,2009年)展开了“平凡人”别尔德的行动。这些行动导致了各种“奇遇”,不断制造笑料。

        小说叙事学理论认为“惊讶”或“惊奇”是“某一情感源自期待某事将要发生,但是出乎意料,这事却真的发生了。尽管某事出乎意料地真的发生了,而且还是发生于早先发生的事件基础之上,这时产生的惊讶被认为特别有效果”。麦克尤恩把这一他所擅长的叙述策略发挥得淋漓尽致,为读者制造了一个又一个“惊奇”,以此创造“幽默”和“反讽”的效果,令人捧腹。借用主人公的一句话来说,“可这里是英国啊”,“英国人总是期待被人逗乐,哪怕只有一点点好笑也成”,麦克尤恩的目的完全达到了,无论在英国还是在其他国家。

        麦克尤恩热爱科普知识,在小说中对一系列科学理论展开探讨,如生态理论、光子理论、太阳能的转化与利用等。看似严密的逻辑推理使得这些理论具有可行性与真实感,但它又明显带有超前性和幻想色彩,真伪难辨。这一舞台前景衬托下的别尔德的生活同样既真实而又荒诞。在现实与虚构、严肃与戏谑、崇高与卑微、聪明与愚蠢、真实与荒诞之间游移,制造奇特效果,不正是麦克尤恩另一所长吗?

        小说还牵涉出一些严肃的主题,如司法不公、学术腐败、环保业之派系纠纷、能源业之利益纷争、现代传播业之荒诞效应、性别政治之异化、童年教育、英美关系之微妙,等等。但这些内容相较于人物来说,并不具有统摄全书的性质。

        对小说的评价有赞有弹。受非议的主因在于它的结构。有评论认为小说第二部分游离于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之外,整个故事是一系列秩事的串接,结构松散。鲁斯·斯科发表在《时代》上的评论就认为小说叙述松散,因而不似《赎罪》和《切尔瑟海滩》那般令人难忘。罗杰·刘易斯在《每日电讯报》中甚至慨叹小说:“没有什么问题得以阐明或解决”,“这是一部微不足道毫无意义的书”。

        不过,多数论者不吝赞美之辞。评论家夏洛特·希斯在《星期六快报》上表示,“别尔克到末了简直就是张讽刺漫画”,这部小说对于麦克尤恩来说是一部“另人愉快的、富有喜剧性的转折”。克里斯托弗在《卫报》上的评论认为麦克尤恩在这本书中似乎完全放开在《切瑟尔海滩》中仍有所收敛的喜剧性暗示,洛纳·布莱德伯里在《每日电讯报》中说道:“它是一部讽刺的杰作”并“终将被视为经典”。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