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职业教育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尤其是其中最核心的“企业和职校合作”的“双轨制”,更是受到各国教育界的普遍推崇。然而,人们也发现,尽管职业教育学校世界各地都有,“德国模式”似乎也不过就是加上了企业的大力参与,看起来并没有多少复杂性,但现实却是,“德国模式”的职业教育很难在别国复制和推广——除了德国,“双轨制”只在奥地利、瑞士等欧洲少数国家有普遍的应用。这又是为什么呢?在德国职业教育体系中,究竟是哪些关键和细节决定了它的成功呢?带着这些疑问,记者上个月专程前往德国西部著名经济中心城市杜塞尔多夫,走访了当地的职业教育管理机构和企业,同教育官员、企业管理者和学徒工面对面交流,对德国的职业教育进行了一次切片式的近距离观察。
标准制定者:“不需要那么多大学生”
“对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而言,大学生并非越多越好,很多职业根本不需要那么高的学历”,德国联邦职业教育与培训研究所国际部主任米歇尔·沃切特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有些国家的大学毕业生占同龄人比例非常高,比如韩国,达到80%,其结果是连餐馆服务员都是大学毕业的。”
米歇尔认为现代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固然需要大学生,但也需要很多受过专业职业技能训练的年轻人。他介绍说,在德国,60%的青年都不上大学,而是在接受了2-3年的专业化、标准化的职业教育之后进入社会。德国职业教育的核心是“双轨制”,将在企业实习和在学校学习相结合。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一个星期有三到四天在企业当“学徒”,其余几天在职业学校当“学生”。
在以企业实践实习为主,学校理论学习为辅的“双轨制”教育下,学生毕业时就成了技能娴熟的专业工作者并能立即为企业所用。年轻人得到工作,企业得到合格的雇员,劳动力市场进入良性循环。相比之下,那些只接受过学院教育的毕业生参加工作后却很难立刻进入“职业角色”,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转型期。因此,在欧洲,凡是实行“双轨制”的、职业教育比较完善的国家,如德国、瑞士等,年轻人失业率就不那么高;而那些职业教育不发达的国家却面临着这样的怪圈,一方面,很多年轻人找不到工作,成为“社会不安定因素”;另一方面,不少企业招不到有技能的年轻人,缺乏活力。这些国家逐渐意识到年轻人没有得到“合适的、面向实际的”技能教育是经济不景气的根源之一,也开始学习和借鉴德国的经验。目前,德国正在和欧盟其他国家如西班牙、希腊等国家协商建立职业教育合作机制,帮助这些国家的年轻人接受正规职业教育以应对高企的青年失业率。
现代企业竞争什么最重要?人才!据米歇尔介绍,德国职业教育的特点是以企业为主导,在整个职业教育体系中,企业投资占70%,政府投资只占30%。企业是主要投资者,也是主要的培训机构。“企业之所以有动力搞职业教育是因为它能带来效益,它能帮助企业在最需要的时候得到它最了解的合格员工”。
各级政府在职业教育中的主要责任是负责学校教育的部分和对职业教育的监管和协调,比如德国联邦职业教育与培训研究所的主要工作就是分门别类地为社会上300多种职业制定职业教育标准,用这些标准来保证职业教育的质量。
企业:“社会对技术工人要有认可”
“企业找员工,显然是合格的技能比文凭更重要。不过,如果整个社会对技术工人没有足够的认可,职业教育也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德国朗盛公司总部人力资源副总裁刘峥嵘对记者说。刘峥嵘认为德国职业教育成功的关键之一就在于德国社会对技术工人的尊重和认同,而这恰恰是其他很多国家所缺少的。
刘峥嵘介绍说,作为德国“双轨制”职业教育体系的企业参与者,朗盛公司每年招收400至500名学徒工,为他们提供为期3年至3年半的实习。这些学徒工的年龄从17岁到21岁不等,主要是中学毕业生,也有一部分上了一两年大学却发现自己不适合大学转而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朗盛公司为实习生发工资并在各个岗位上配备资深“师傅”指导实习。实习结束后,大约有50%-65%的实习生会被朗盛公司雇佣。
“实习制度是我们培养新人的主要途径”,公司每年对人力资源需求做预测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制定未来数年的实习计划。实习生从一开始就被分配到不同的岗位上,不仅培养职业技能,也在人际交往、团队合作等方面得到充分的锻炼和考察。这样,实习结束时,公司对学徒们的了解已非常充分,选拔正式员工就游刃有余了。
朗盛公司每年在实习教育体制上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但公司上下一致认为这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须。“作为高科技的大型化工企业,要保持国际竞争力,就必须保证充足的优质人力资源储备”,刘峥嵘解释说。
和很多对大学教育“执著”的国家不同,在德国的人力资源市场上,大学文凭并不是唯一的“敲门砖”,职业教育背景能获得和大学本科教育背景基本相当、甚至更高的认可。不仅如此,德国的技术工人,尤其是那些在职业教育体系中获得企业“师傅”资格的技术能手收入可观、工作稳定,而且社会地位也不低。“我们公司有上百位‘师傅’,他们并没有额外的报酬,却自愿带学徒工,并将其看做一种荣誉。”
刘峥嵘特别指出,德国企业的“学徒制”其实和中国国企过去的“师徒制”很相似。上个世纪90年代以前,中国的很多大型国企都有自己的职业培训学校,车间里也有很多带徒弟的“师傅”。这种制度后来随着国企改制等逐渐消失了。此后相当长一段时期里,由于“人口红利”带来的比较优势,中国企业在劳动密集型产业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些产业对工人的素质和技能要求不高,企业也不大看重职业培训。不过,近年来,随着中国制造业的升级换代,技术密集型企业增多,对高素质技术工人的需求在迅速增加,很多企业在日益严峻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中开始意识到职业培训的重要性。“也许不久的将来,会重新出现企业办职业培训的热潮。”
学徒:“我的人生我能做主”
“我父亲是电工,我从小就喜欢摆弄电动玩具,所以中学毕业时我决定来这里学习自动化。”21岁的贝尔·慕斯对记者说。作为德国奔驰汽车杜塞尔多夫工厂的学徒工,他已经在这里实习两年多了。在“双轨制”的职业教育体系下,贝尔有大约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在工厂实习,其余时间则在职业学校上课。
德国奔驰汽车公司杜塞尔多夫工厂目前有两百多名学徒工,分别学习从自动化到商务等各种和企业生产及经营相关的专业知识,每个专业都有奔驰公司统一制定的标准化教学大纲,学制根据专业不同从两年到三年不等,公司给学徒工发工资。这里的学徒工很多都来自有资格进大学深造的文理中学,也就是说不少人是放弃了读大学的机会来这里的。——那父母不会有意见吗?面对记者的问题,贝尔笑着说:“在这个事情上,我们年轻人多半是自己拿主意,父母不太干涉的。”
实习的第一年,学徒们都在工厂的培训中心集中学习汽车制造的基本技能——从最基础的机械制造手工艺到最先进的汽车自动化生产线。第二年再被分配到各自的岗位上进行专业实习。“我觉得在车间学习比坐在课堂上听讲有意思多了,学东西也更快。”正在给一张车门教具上螺丝的另一名学徒工纽贝尼·赛巴斯丁告诉记者。
据培训中心主任尤金·博格特先生介绍,尽管现代汽车制造业已经高度自动化了,很多工作都由机器人来完成,但奔驰公司的培训中心仍然要求学徒们从最基础的机械手工艺开始学习,让他们熟悉最基本的原理,保持对手工艺的敏感。“光会按电钮可不行的,到什么时候也不能丢了手艺啊!”尤金说。
每年申请到奔驰公司来当学徒工的年轻人非常多,最终能获得实习资格的都是非常优秀的中学生,其中大部分是有进大学学习资格的。这些学生之所以进入职业教育体系,而不去念大学,大多是出于兴趣,也有一些则是因为家庭传统——“我父亲是奔驰的员工,我也想来这里工作”,纽贝尼说。在同等的条件下,奔驰公司会优先考虑有亲属在公司工作的年轻人。“我们很看重这种家族式的对公司的忠诚”,尤金对记者解释说。
两到三年的实习结束后,90%以上的学徒工会从奔驰公司得到一份为期5年的保证聘用合同。不愿意马上参加工作的年轻人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去做其他事情甚至去上大学。不过,大多数学徒工出师后还是会直接留下。几年后,他们可以参加职业教育协会组织的分职业的考试,通过考试之后,他们可以获得本行业的“师傅资格”。在德国,各行各业里的“师傅”收入很可观,在社会上也广受尊重。(本报记者 刘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