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12月01日 星期六

    网络视频还能在美国股市圈钱吗?

    《 光明日报 》( 2012年12月01日   06 版)
    张莉娇制图/光明图片

        日前,有在美国的留学生在网上吐槽说,“在美国下载美剧,被学校抓到”,据称,这位网友通过人人影视中的中国字幕组网站下载美剧,结果收到学校的来信,通知其立即删除非法下载的影视资源,校方不仅提供了她下载的清单,而且警告“非法下载问题非常严重,有可能被罚款甚至面临犯罪指控”。出于保护学生的考量,学校并没有将这位网友“移交法办”。

        “在美国下美剧被抓”的消息在网络引发强烈关注,美国科律律师事务所资深律师裘伯纯表示,“在美国原告(如电影协会、录音业协会)可先起诉身份不明的被告,然后要法院传唤运营商提供被告身份”,而且,隐私法和用户协议不保护侵权人。所以,“入乡不随俗,后果很严重”,学校警告的“犯罪指控”并非耸人听闻。

        一位在美博士透露,他上学期间也因为非法下载被学校抓过,“电驴和迅雷是被重点关照的对象,甚至有一次使用迅雷云点播看《搜索》都被抓到”,这位博士透露,美国有专门的公司与版权公司合作,通过搭建“蜜罐”获取下载信息。“学校分配给个人的IP是固定的,所以很容易追查到人。”另外,很多美国大学都加入了版权组织或反非法下载组织,校外公司遇到非法下载情况后,会直接通知给学校。

        当然,并非全世界都像美国那样对盗版“格杀勿论”,一位在瑞典的留学生说,瑞典的版权保护政策没有美国那么严格,很多人通过迅雷下载盗版资源,“虽然迅雷狗狗上不去,但是很多论坛里都有迅雷的资源。”

        在一些海外用户“偷偷摸摸”使用迅雷下载盗版资源的同时,迅雷本身却在紧张而低调的转型。就在本月,深圳迅雷旗下的迅雷看看宣布开始独立运营,迅雷看看CEO刘丰对媒体表示,将斥资5亿元打造中国跨媒体电影院线平台,在高清电影视频上发力。然而,业界却将迅雷此举解读为“与盗版划清界限”,试图“洗白”。

        2002年底,邹胜龙和程浩在美国硅谷创立迅雷,以多媒体下载服务起家。人们对迅雷的理解也是从“下载电影”开始,很多网民面对新上映影片的第一反应是“坐等迅雷资源”,可见迅雷在普通网民中的号召力。但也正因为如此,迅雷饱受盗版诟病,版权官司缠身。

        去年7月,迅雷曾尝试赴美上市,在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会的募股申请中,迅雷坦诚当时仍有33件针对迅雷侵权的诉讼案件还未宣判,其中11件与狗狗搜索有关。为了扫清上市障碍,迅雷将与狗狗有关的域名、商标及软件版权等全部资产低价出售给非关联第三方,但其离线下载服务和云点播服务仍被质疑存在盗版嫌疑。

        而后,迅雷突然宣布暂停上市进程,并将上市受挫的原因归结为“资本市场环境不佳”,迅雷CEO邹胜龙在致员工的邮件中表示,“美国投资者对中国上市公司存有顾虑,长线基金看低中国的价值,在这样市场环境下上市,不能体现迅雷价值。”但实际上,业界普遍认为,上市折戟与盗版纠纷不无关系。

        按照中国概念股赴美上市的基本套路,“美国模式+中国故事”,几乎每一个成功上市的中国互联网公司都有其海外原型,但“下载工具”的概念在强调版权意识的美国并不被认同。在美国,电影、音乐的下载都是要付费的,所以迅雷“免费下载”的故事在纳斯达克讲不出口,这也是迅雷抛弃下载工具,选择以视频网站概念登陆资本市场的原因,按照刘丰的说法,未来不排除迅雷看看从迅雷分拆独立上市的可能性。

        迅雷披露的2010年财报显示,公司盈利达846.6万美元,而今年迅雷看看的收入预计将占公司总收入的七成以上,分拆上市的可能性极大。不过,迅雷看看在下载流量、付费会员和数据挖掘方面,都要依靠迅雷下载的支持,“划清界限”的背后是迅雷下载与迅雷看看的“貌离神合”。

        与此同时,对迅雷来说,从下载转向视频冲出了版权纠纷的“浑水”,却又冲进视频网站厮杀正酣的“红海”。优酷土豆、搜狐视频、乐视网、爱奇艺、腾讯视频等已经形成网络视频行业的激烈竞争局面,而且,视频网站之间的版权纠纷与日俱增,搜狐掌门人张朝阳日前就痛斥国内视频客户端的盗版现状“太猖獗”,称搜狐视频的《中国达人秀》遭到多家网站在无版权授权情况下擅自播放,而不点名批评的正包括迅雷看看。

        迅雷通过变卖迅雷狗狗和分拆迅雷看看的方式,试图“全身换血”,向美国投资者展现一个“干净、合法”的新形象,但无论上市的主体是迅雷,还是迅雷看看,似乎都很难根除“盗版”的基因,很难解开这个魔咒。迅雷能否到美国股市“圈钱”,即使成行而未来发展如何,也还存在一些不确定性。(光明网记者 战钊)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