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12月01日 星期六

    全国党代会微博报道的新突破

    张梓轩 《 光明日报 》( 2012年12月01日   06 版)

        十八大是“微博时代”召开的第一次党的代表大会,也是一些新近上线的中央级媒体微博开博以来面临的重要报道事件。复杂的网络环境下,如何做好全国党代会的信息发布,没有任何先例可循。十八大期间的微博新闻报道,既做到了新闻立博,又实现了观点强博;既在严肃性上有所坚守,又用贴近网民的语言传播着信息;既坚持了正确导向,又进行了有效互动。

     

     坚持新闻立博,时效性有所突破

     

        微博将新闻媒体的报道速度竞争提高到以秒计的阶段。新闻媒体微博发布团队通过与前方记者保持联系,密切关注大会直播信号,对十八大会议及新闻发布会等及时进行“直播”。例如“央视新闻”微博通过“央视快讯”、“央视视频”等栏目,“新华视点”微博通过“新华社快讯”、“走进十八大·进程”等栏目,不断更新会议消息,党代会在社交媒体阵地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时效性的突破在微博报道中体现尤为突出。例如,“人民日报”微博平时发博量平均每天为27条左右,而在大会期间的发博量最高的一天达到了41条,做到了重大新闻无漏稿。“光明网”微博则推出了十八大全景报道,不仅第一时间发布大会资讯,还推出大会热词、场外花絮等特色报道。

     

     实现观点强博,影响力获得提升

     

        “‘山绿起来,人富起来’,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并描绘出‘建设美丽中国’的路线图。从GDP崇拜,到追求绿色GDP;从谵妄的人定胜天,转向尊重自然,我们正走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路上。节制欲望,敬畏规律,呵护美好家园,美丽中国便不遥远。”这是来自“央视新闻”微博的一条“晚间微评”。

     

        类似这样以观点为主的微博,在这次的十八大报道中并不少见。“新华视点”微博推出的“子夜微评”、“关注十八大系列微评”、“走进十八大·微解读”等栏目,“央视新闻”微博推出的“微言大义”、“微政论”、“十八大新提法”、“十八大·岩松观察”等栏目,均以评论为主,对“美丽中国”进行了详解,对怎样才是“人民满意”进行了追问,对“‘五位一体’地建设社会主义”等进行了阐述。

     

        短短的140个字,如何既简介基本的事实信息,又明确传达思想观点,既引发受众的深层思考,又让人享受到语言文字的美感,考验微博发布者的智慧。“人民日报”微博通过开博以来一直经营的“你好,明天”、“微评论”、“中国好声音”等栏目,发布十八大观点性评论30余条,对十八大报告中的新提法、新政策进行了及时而生动的解读,多条微博获得转载近十万次,评论几千条,有效提升了传播影响力。

     

     善用网言网语,互动性拉近距离

     

        “广大党员干部都应该学习在网络上发出声音,不能隔网喊话,要通过互联网了解真实民意,倾听不同声音,要经得起‘拍砖’,容得下‘吐槽’”。这些微博的发布,逐步改变自说自话的宣传腔调,用广大网友喜闻乐见的网络用语,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十八大期间,新闻媒体微博还尝试发挥社交媒体的独特优势,与网民进行直接互动。“人民日报”微博“微议录”、“微互动”等栏目,摘编网民针对小康社会、诚信建设、反腐倡廉等各项话题发布理性、建设性的网友留言,采用“长微博”形式,进行整理集纳与二次传播,共同为党和国家的发展建言献策。“光明网”微博与光明手机网联合开展“我这十年”、“拍拍十年”图片征集等互动活动,得到网友广泛关注。

     

        注重网民反馈、引导网民理性发言,是新闻媒体微博报道的题中应有之义,同时,贴近网民的表达,传递出大家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待,加之实时的信息速递与有力的观点引导,是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实现微博报道的新突破。当会议的帷幕落下,线上线下以此为契机进行持续互动,将陪伴我们进入一个建立良性沟通机制、共同参与时代发展的新时段。

     

        (作者单位:北京交通大学语言与传播学院)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