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手记
“四在农家”的成功推广,海雀村的美丽蝶变,下纳灰村“农家乐”、乡村客栈的兴起……一个个缩影,反映出贵州新农村建设的巨大成就。
近年来,贵州省委、省政府积极破解“三农”难题,坚持“三化”兴“三农”,打造了“四在农家”等一系列工作品牌,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上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如今的贵州已是旧貌换新颜。记者所到之处,一条条水泥路连乡通寨,一个个农家院落整洁怡人,一幢幢民居静雅别致,构成了一幅田园诗歌般的新农村景象。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城乡发展协调推进,两个文明建设比翼齐飞,一个充满希望、幸福祥和的贵州正在阔步向前。
1.新农村不仅要有房屋、道路等外观的变化,也要满足村民内在的精神生活需求。余庆县“四在农家”铺就了一条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成功之路。
金秋时节,走进贵州省余庆县赵家沟新村,在村口远远就能看到宽阔平整的水泥路一直延伸到坡上。村里的活动广场足有两三个篮球场大,广场一角排列了不少健身器材。伴随着欢快的乐曲声,一辆清洁车走走停停,正在收集各家各户的垃圾。
村民徐建昌一边把记者迎进屋里一边说,这些变化得益于“四在农家”的创建活动。过去这里是一片荒坡,后来政府投资建设公共设施,为村民们规划设计了房屋,还提供补贴,家家户户都住上了新楼房。老徐介绍,他自己做泥瓦工,老婆经营“农家乐”,儿子开挖掘机,一家老少都能挣钱,一年收入有20多万元。
“四在农家”指的是“富在农家增收入、学在农家长知识、乐在农家爽精神、美在农家展新貌”。“四在农家”拓展了中央关于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的内涵和载体,简单明了、通俗易懂,极富感染力。余庆县委书记舒存水说:“当初有人不理解,认为农村就该是农村的样子,搞那么多‘花样’干什么?可看看现在,环境变好了,自己住着舒服,城里人、外地人都愿来这里享受农家乐,投资也跟着来了。”
“还不止这些呢,新农村不仅要房子漂亮,更要有灵魂、有精神;农民不仅要殷实,而且要快乐。”在这里,家家户户门前都醒目地挂着“星级文明户”的标牌,多的达10颗星,少的只有1颗星。“我们的评选很严格,有差距才有动力,大家才会更加珍惜荣誉。”龙溪镇党委负责同志说。
据了解,全县各村寨都组建了一支10人以上的文艺队伍,利用农闲时间自编自演、自拉自唱、自娱自乐,充分利用各种节庆和农闲时间开展各种演出活动。“以前是赌博的多、参加锻炼的少;寻衅滋事的多、打球比赛的少;发生纠纷的多、邻里和睦的少,现在大家全都转变了。”村民们高兴地对记者说。
“还是这片土地,还是这里的人,为啥秃岭成绿荫,小河如今水更甜?为啥村寨建新楼,房前屋后花果园?为啥谷穗沉甸甸,农家一年胜一年……”这是余庆县龙家镇光明村退休教师罗松全自编、赞美家乡变迁的歌曲《故乡光明》。如今这首歌已在乡里村外广为流传,这也是余庆创建“四在农家”十年来新农村建设的激昂足音。
2.从食不果腹到幸福富裕,海雀村的美丽蝶变令人惊讶。是什么使这一切成为可能?
十月的贵州高原,天气微凉。70多岁的苗族老大娘安美珍坐在红彤彤的炉火旁,拾掇着一大堆刚收获的玉米。提起如今的生活,安美珍激动地说:“现在不仅不愁吃穿,房子也修好了,还喂了过年猪,真没想到我还能赶上这样的好日子!”在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海雀村,安美珍老大娘是个具有时代印记的代表人物,她家生活的变化印证着海雀村从贫穷到富裕的变迁。
过去,海雀村一度“家家断炊、村民终年不见食油、一年累计要缺3个月食盐”。1988年,为改变海雀村所在的毕节地区整体落后面貌,国务院批准建立了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试验区。
试验区的建立拉开了海雀村幸福生活的序幕。在试验区一系列政策的指引下,在历届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全村群众学捏“营养坨”、搞地膜覆盖、栽杂交玉米,种中草药材、喂猪养牛……用自己的双手吹响了“绝地突围”的冲锋号角。
在解决温饱问题的同时,饱尝生态恶化痛楚的海雀村还大力倡导植树造林。“早晨出门天不亮,夜晚月光伴回家。”这是文朝荣对海雀人多年来育苗、种树、护林的生动描述。直到现在,年近古稀的老支书每天都要在林海中转悠,他把这些辛辛苦苦培育出来的树林看得比什么都重。“每天下来,几十公里是要走的。这些树林不仅是我们村的财富,更是我们村名副其实的‘绿色银行’。”
目前,海雀村共有林地12800亩,经济价值有2500多万元,人均3万多元。“80后”的现任村支部书记詹以香笑呵呵地说:“我们村党支部正在筹建木材加工厂,建好后要有计划的间伐,那时预计年产值可达24万元,这不仅是对‘林海’的科学养护,也能让大家的生活过得更好。”
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海雀村走出了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特色道路。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88年的33元猛增到2011年的4380元,今年将突破5000元。然而海雀村的“破茧成蝶”仅仅只是毕节试验区成功践行“做示范、探路子”历史使命的生动典范,是试验区改革发展的一个缩影。
在各方的大力帮助和悉心指导下,毕节试验区改革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经济社会发生了历史性变化。试验区实现了综合经济实力从全省排名末位到稳居第三的飞跃;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普遍贫困到基本解决温饱的跨越;森林覆盖率从14.9%上升到40.03%,实现了生态环境从不断恶化到明显改善的可喜变化。
3.农家乐是充分利用农村资源,有效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在新农村建设中有示范意义。下纳灰村的农家乐发展具有典型意义。
10月19日虽不是双休日,但地处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市万峰林景区腹地的下纳灰村却非常热闹,村里每一户“农家乐”都生意火爆。村民王玉佑一边接电话给客人预订客栈房间,一边嘱咐丈夫张罗自家的“农家乐”生意。
一年多以前,王玉佑还在外地随丈夫刘崇禄承包工程,得知回老家开办“农家乐”和客栈可享受当地政府的鼓励和支持时,两人怦然心动。几经考虑,夫妻俩决定回家乡开办“农家乐”和客栈,并将大儿子送到四川专门接受厨师培训。
“‘农家乐’开办以来,每天至少接待客人10多桌,周末和节假日则有30多桌,每月收入都在10万元以上。”这样的收入是以前在外地打工的王玉佑想都不敢想的。
万峰林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査玉华说,随着全省以“四在农家”为重要载体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和万峰林景区的开发,先后新修穿村而过的23公里长的观峰大道,全部硬化通村通组公路串户路;新修景峰大道8公里,从兴义城区到下纳灰村仅需10余分钟,村内还修建了广场、停车场,对全村156户民居按照布依族建筑特色,实施了亮化改造,还安装太阳能路灯。
经历过失败,曾率先在村里办起过“农家乐”的村民梁大成在得到政府和有关部门10万元的物资支持后,他家的“大成农家乐”功能大大改善,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他家的“农家乐”天天爆满,接待就餐客人3000多人,收入6万多元。
看到有钱赚,许多村民都纷纷效仿办起了“农家乐”。乡村旅游的兴起,还解决了村里100多人的就业,带活了村里特色旅游商品一条街的生意,促进了种植、养殖业的发展。
冯子荣家“农家乐”和客栈今年6月正式开张,虽然时间不长,但靠着街道办班子对“农家乐”进行科学规划,很快吸引了不少客人。短短几个月,他家客栈就接待了来自四川、云南、北京、广东等地的客人,收入3万多元。
2002年,下纳灰村全村人均纯收入仅1000余元。现在,乡村旅游的兴旺带动了全村经济蓬勃发展。目前,全村共有“农家乐”和农家客栈30多家。近3年全村已经实现旅游收入5000余万元,2011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有6400多元。
(本报记者 柳 路 王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