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装备部某基地技术部总工程师 钟方华:
我是林院士的学生。在我办公室书柜的正中间,摆着一个钟表式压力自记仪,每当看到它,老师的身影就浮现在眼前。老师的一生就像他研制的压力自记仪那样,虽然简单却很精准,尽管朴实却很高效,看似平凡却蕴含智慧,始终引领我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成长。
我是1992年考上老师的研究生的,从那时起,老师就一直指导我工作、学习。回顾20年来的难忘岁月,是老师的言传身教,带着我走进科研领域,走向核试验战场。
钻研学问重在实践、贵在积累,这是老师带领我们搞科研时常讲的一条经验。记得某前沿课题攻关,相应实验平台尚未建立。为尽快攻克核心技术难关,老师就带着我们在实验区的空地上,挖了个两米多深的土坑进行探索性实验。土坑里夏天热得像蒸笼,冬天冷得如冰窖,遇到下雨积水可以养鱼,可老师全然不顾,总说实践出真知,坚持和我们一起爬上爬下做实验,一干就是几年。那段时间,我们时常一身土一身泥,同事们都说我们真像一帮民工,背后也悄悄地称老师为“民工院士”。
老师不仅做事亲力亲为,还特别善于知识储备和及时总结。他有个习惯,每个课题都准备一个文件袋,做课题过程中,不管有什么新现象、新启发、新思考,或遇到什么问题,总要及时记录下来,塞进文件袋里。天长日久,文件袋成了装满奇思妙想的“锦囊袋”。
讲实效、讲创造性,对国家负责,是老师科研创新的一贯思想。他最善于用简便实用的方法解决复杂技术问题,他利用材料塑性变形的特性改进设计,顺利实现了地下核试验仪器设备的防震;他用两根普通的铜丝,巧妙解决了声靶检测系统的传感器标定问题;就连戈壁滩上的沙子,也被他“点石成金”,用作大型实验装备的一种特殊材料,不仅解决了一大技术难题,还节约了大量经费。这些发明创造看似简单,却显示了老师厚实的功底,饱含着老师不懈的探索。
老师反复告诫我们,搞科研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每次实验,他都精细把关,特别对关键环节,更是反复思考讨论,仔细叮咛指导,甚至亲自动手。一次,某技术研究需要制作钢丝网筒,老师与我们多次论证,到底是用1毫米还是2毫米的钢丝、中间留多大空隙,还带着我们跑了十几个商店,逐一比较,选择符合各项要求的钢丝网。看着我们有些不解的神情,老师对我们说:“不要小看这些细节,搞科学研究就要一丝不苟,差一丁点儿都不行。”
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是老师那一代人最显著的一个特征。老师临终前,用102秒给我们留下了163个字的遗言,他讲:“马兰精神很重要,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希望大家继承马兰精神……”,这是老师的生命嘱托,我们每个学生都把它珍藏在手机里,每次看到、听到这段话,老师的音容笑貌就历历在目。
老师教导我们要继承和弘扬马兰精神,他自己就是这样做的。在学术追求上,老师奋斗进取的本色不变。无论担任什么职务,他始终站在科研第一线,亲自承担课题研究;不管处于什么年龄,他对工作需要的新知识都保持浓厚的兴趣;每逢重大研究课题立项,他都深入思考,拿出符合核试验发展需要的意见建议。在日常生活上,老师艰苦朴素的本色不变。家中的沙发是用包装箱拆下的木板做成的,客厅的小木椅是用边角料打制的;母校浙大百年校庆的纪念手表戴了15年,旧得磨手了,就用透明胶粘着。
与老师接触时间长了,我慢慢感到他虽外表冷峻,但内心火热,培养学生总是精心入微、精雕细刻。在老师的电脑里,他为每名学生都建有一个文件夹,里面详细记录着每个人的性格特点、技术专长、培养计划、课题建议,甚至每次电话汇报工作的内容。就是在病重期间,他也时刻牵挂着学生。就在去世前6天,他还强忍病痛,花了两天时间,断断续续审改了唐博士8万多字的毕业论文。
5月31日,敬爱的恩师走了,但我们永远不会忘记,老师用生命之火给了我们温暖和爱,用精神品格教会了我们做人做事,我们将接过老师手中的接力棒,为祖国的国防科技事业贡献自己的全部智慧和微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