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衡阳10月17日电(记者龙军 通讯员李孟翔、文丽贵)文物部门近日在南岳衡山发现了两个大型“寿”字摩崖石刻,其中一个3米见方的“寿”字堪称南岳“寿”字之最。此次发现改写了此前南岳“寿”字石刻均未“僭越”徽宗“寿岳”两字之说,并再次佐证了南岳衡山作为中华“主寿之山”的地位。
在当地村干部的带领下,记者一行披荆斩棘,来到南山村3组4组交界的山林深处。我们发现,这两个“寿”字石刻位于南岳镇南山村的茂林修竹之中,距著名景点南台寺不足1000米,福严寺、南岳圣经学院等景点均在此附近。两个“寿”字为楷书阴刻,相距不足30米。其中一个“寿”字高3米余,寿字一横长达3.1米,字迹端庄,笔法遒劲饱满,并刻意将“寿”字下方一点美化成“寿桃”的模样,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美学价值。另一个“寿”字同样高3米,宽2.88米,但其左下方石头已经损毁。两个字虽然历经多年雨水冲刷和风化,但字迹仍然十分清晰,阴刻深度达到3厘米,数米之外,仍赫然在目。
南岳衡山历来为祈福、求寿之圣地,福寿文化源远流长。根据《周礼》、《春秋》、《星经》记载:衡山位处星度二十八宿的轸星之翼,“度应玑衡”,像衡器一样可以称量天地的重量,能“铨德钧物”,故名衡山。轸星旁有一小星,名叫“长沙星”,此星主管人间苍生寿命(主长寿、子孙昌),因此南岳亦被称为“寿岳”。
从古至今,“寿岳”之民对“水甘土美”的南岳所赐予的“寿山福荫”怀有深厚的感情,对于“寿”的直用和化用,达到了痴迷的程度。据不完全统计,南岳山上与寿有关的石刻达数百处之多,以示对“寿岳”的景仰之情。1105年,宋徽宗赵佶专程游历南岳,在南岳金简峰下留下“寿岳”两字石刻,每字四尺见方,大气磅礴。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自从宋徽宗留下“寿岳”石刻以后,步其后尘摩崖石刻者代不乏人,如兜率寺和广济寺侧巨石上的“寿”字镌刻,字大者四尺见方;“寿比兹岳”、“南维拱寿”等题刻中的“寿”字,或一尺或三尺见方不等,但之前发现的众多单独“寿”字或题名中嵌入“寿”字的石刻,均未超过宋徽宗所提“寿岳”两字石刻,专家推测为“不愿雷同和不敢僭越”,只有此次发现的两个“寿”字,均“僭越”徽宗“寿岳”石刻两倍之多。专家分析,两处石刻均年代久远,所刻时间估计超过五百年。至于“僭越”徽宗“寿岳”两字的原因目前还不能确定,有关专家正在进一步研究和考证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