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国庆节期间,记者再次来到威宁县,看到绿树掩映的山坡上,村民们已恢复了平静的生活,灾后重建工作正在扎实推进。
2012年9月7日11时19分,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与贵州省威宁自治县交界处发生5.7级地震,地震造成威宁县19个乡镇、149个村不同程度受灾。
灾情就是命令。灾情发生后,威宁县各族干部群众紧急行动、全力以赴抗震救灾,医疗卫生、群众生活安置、基础设施抢修、物资保障、信息发布等各项工作都在最短时间内有序开展,抗震救灾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推进,灾区群众情绪稳定,生产生活秩序良好,威宁县得到了全省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他们自筹下拨救灾资金500万元,向灾区发放帐篷93顶,矿泉水1517件,棉被1720床,方便面1814箱,大米63.9吨,食用油659桶,红十字包200个等救灾物资,对受灾严重的石门乡女姑小学、云炉小学、营坪小学和黑土河乡爱华小学,在灾后7天内就完成了1836平方米教学活动板房搭建,保证了孩子们正常上课;对已全部倒塌的民房,及时恢复重建,已搭建过渡性安置活动板房600余平方米,受灾群众已陆续入住。
记者从有关方面了解到,威宁县抗震救灾工作目前已经进入灾后重建阶段。目前,已经开展的灾后重建工作主要集中在受灾比较严重的石门乡、云贵乡。
石门乡目前修建的受灾群众集中安置点有两个,一是在新民村修建了活动板房5间,二是在年丰村一组搭建帐篷8间。同时,石门乡还准备修建一个集中安置点,将受灾严重的新民村4组33户村民全部搬迁至集中安置点。云贵乡目前在捡角村及群丰村共修建板房1100平方米,41顶帐篷,安置受灾群众173人。其余受灾群众的安置主要以投亲靠友为主。
威宁县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地质隐患多,特别是震后区域易发生滑坡、塌方等次生灾害。在救灾中,还成立地质灾害隐患排查组6个。灾后重建中,将针对本次地震灾害引发的11个新增地质灾害隐患点编制防灾预案,建立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发放明白卡,落实监测人、责任人,明确撤离路线、撤离信号,建立和完善巡查、24小时值班和报告制度,其他隐患点进一步落实各项防灾责任。其中,石门乡新民村4组所在地处于隐患易发点,现在已经与规划部门及石门乡进行了初步部署,决定对该组33户村民进行集中搬迁安置工作。
(本报记者 柳 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