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10月13日 星期六

    聚焦核心价值观凝练

    走向共识:核心价值观凝练的几点思考

    作者:万资姿 《光明日报》( 2012年10月13日 07版)

        近年来,如何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直是理论界关注的一个焦点。特别是随着《光明日报》“核心价值”版的创办,许多学者都积极参与了这场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的大讨论。总的来看,理论界集中探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三大主题。最初,也即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命题以后,理论界很多学者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集中研究了这一命题提出的历史背景、科学内涵、内在逻辑、主要功能等,一大批卓有成效的研究成果纷纷问世。随着研究的日益深化,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然要求实现从“体系”到“观”的转变,即从宏观层面的价值“体系”建构走向更为具体层面的价值“观”凝练。

        就目前理论界的研究现状而言,对于什么是以及如何凝练、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还不尽相同。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由于目前学界大都将重点放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什么”这个问题上,而很少去反思“如何”科学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问题。尽管目前要真正凝练出能够得到广泛认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非易事,但随着研讨的日益深入,理论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性质、特色、主体、方向等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了一些重要的共识。

        其一,从性质上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的。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场大讨论一开始,理论界更多是发散思维主导,竭力从东方到西方、从传统到现代的思想资源中汲取智慧,进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性质。后来,许多学者在对这场热讨论进行冷思考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发挥聚合思维的功能,开始从求异求新走向求同存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方面取得一个重要的共识,即社会主义性质。也就是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价值观,其前提是“社会主义”。在这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限定语“社会主义”四个字,绝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如果离开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就会走向资本主义。……‘社会主义’这几个字是不能没有的,这并非多余,并非画蛇添足,而恰恰相反,这是画龙点睛。”在这里,所谓“点睛”,就是说,“社会主义”点明了我们要凝练的核心价值观的性质。

        其二,从特色上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的。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讨论取得的第二点共识。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我们不应该从一般意义上笼统地谈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应该旗帜鲜明、理直气壮地宣告,我们谈论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就是说,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彰显“中国特色”。何谓“中国特色”?对此,理论界长期以来存在争议。最近,胡锦涛同志在“7·23”重要讲话中首次给予“中国特色”以全面系统的阐述,即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就“实践特色”来说,它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泉所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会“无中生有”,也不会“横空出世”,它不在天上的云雾中,也不在天才的头脑中,因此,我们应该到社会主义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去寻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头活水。

        其三,从主体上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大众”的。在这场大讨论中,一个激烈的争论就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究竟是谁?是党员干部还是人民群众?是大众还是小众?应该说,经过一段时期的争鸣,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应该是人民大众。于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问题凸显出来。马克思说:“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在这里,大众化的根本就在于掌握人民群众,而要掌握人民群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必须既是“可信”的又是“可爱”的。所谓可信,是指其内容不应该是虚假的、错误的,而应该是真实的、科学的;所谓可爱,是指其形式不应该是抽象呆板、晦涩难懂的,而应该是形象生动、通俗易懂的。一段时间以来,“最美精神”以其鲜活的形象真实生动地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感动了中国。事实上,只有从根本上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才能为进一步凝练出简明扼要、具有普遍认同度的核心价值观,也才能为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心聚力、凝魂聚气的强大功能夯实基础。

        其四,从方向上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类”的。诚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是富有“中国特色”的,但是作为代表人类社会发展方向和人类文明发展趋势的“社会主义”,也应该是属于“人类”共同精神财富的有机组成部分。正所谓,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实际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源于中国但又不局限于中国,而是放眼世界、瞩目未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正是对世界范围内的“现代性危机”和“全球化浪潮”的积极回应和有效应对,这本身就是一个具有“世界历史性”意义的事件。客观地讲,在当今这样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全球一体化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建立在人类基本价值理念的基础上,唯有如此,才能抢占人类文明的制高点,为推进人类文明发展增添新内容,作出新贡献。因此,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要有开放的心态、全球的视野和世界的眼光,须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来都不应该离开人类文明发展的主航道。

        (作者单位: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