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10月10日 星期三

    苏州工职院:放大“工业”特色育人才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10月10日 14版)

        今年7月,50余名来自长江大学等十几所外省本科院校的大学生来到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参加该院与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大学生实训基地联合举办的为期4个月的“信息技术服务外包人才培训项目”。

        本科生为何选择到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这所大专院校“充电”?苏州工职院党委书记周志豪告诉记者,主要是看中了学院培养的人才适合企业需求。作为苏州市属高职院校,苏州工职院立足苏州本土,以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为契机,在深度校企合作中,放大“工业”特色,为地方经济转型升级培养“有能力留下来,愿意留下来”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校企合作放大“工业特色”

        为地方发展服务,是高职院校的根本使命,最直接的贡献,就是让学生多留在地方就业。

        如何让学生有能力留下来?苏州工职院院长苏益南说,校企合作是高职人才培养的根本。通过深度校企合作,一方面使专业设置要与产业“匹配”,另一方面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使人才规格要与企业需求相“契合”。

        立足“工业”特色,围绕苏州“培育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电子信息业、先进制造业等优势主导产业”的规划,学院紧贴市场需要,设置精密制造工程、机电工程、软件与服务外包、电子与通信工程等六大类26个专业,实现了产业与专业设置的“无缝对接”。

        “工业特色”在校企合作中放大。苏益南说,一些先进制造企业或高端服务业项目,其产品制造大都采用国际标准,但招进来的毕业生很难满足这种要求。为此,苏州工职院创新推出“渗入式订单培养”模式,即根据企业实际需要,确定“订单班”的招生人数,与企业共同培养,形成订单式招生、订单式培养、订单式就业“一条龙”。目前,已与苏净集团、亨通集团、劳士领等企业订单培养,2012届学生中共成立“订单班”超过30个,覆盖所有专业。

        此外,学校还与苏州市工业经济联合会、中小企业协会签订合作协议,以此为平台与近万家企业建立联系。苏益南说,接下来,将通过这些资源,与苏州的著名企业和新兴产业企业深度合作,建立“厂中校”,将学生“课堂”搬到生产现场,为苏州的转型升级量身打造个性化人才。

        “进企业”、“出国门”育双师型师资

        今年8月,老教师徐森亮带着模具专业教学团队骨干赴台湾高雄应用科技大学,开展为期3周的新工艺、新材料课题研究。回校后,他把所学的新知识充实到人才培养方案中,“职业院校教师必须时刻掌握行业内的最新动态和知识,确保带给学生的是紧跟市场需求的信息。”

        周志豪认为,教师是学校的灵魂,“在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更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创新能力、创造高就业率的关键所在”。

        在苏州工职院,教师绩效工资考核制度,教师的职称评定、干部的升迁都要经过绩效考核,均与企业实践挂钩。为提高教师的职业化、工程化水平,学院每年选派40名至50名专业教师到企业、科研院所等进行半年以上的脱产实践活动,全体教师每年都要下企业调研半个月。用周志豪的话说,就是“要在企业生产一线,‘摔打’出一批‘上得了课堂、下得了车间’的双师型教师”。

        培养视野宽阔的双师型教师,不仅要“进企业”,还要“出国门”。今年,苏州工职院专门拿出300万元,为教师创新能力培训“买单”。截至8月底,已派出61人赴加拿大、美国等国家学习、调研,努力打造一支“职业化、工程化、国际化”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吴文化熏陶出“苏州新市民”

        新学期伊始,苏州工职院的选修课“苏州话”依旧火爆。任课老师邢雯芝将她自编的《实用苏州话》中英对照版教材带到课堂,用她和合作伙伴创造出的“吴语拼音系统”教授苏州话拼读。一堂课下来,学生们都能说上几句地道的苏州话。

        工科院校的学生,为何要学习苏州话?苏益南告诉记者,学校把校园文化建设与地方文化相结合,用吴文化来培育、熏陶学生,培养他们提前融入当地社会的能力。

        苏州工职院深入挖掘吴文化内涵,开设“实用苏州话”、“姑苏名园赏”、“吴地文化艺术”、“孙子兵法与现代商战”等四门课程,依托“苏州市吴文化传承与实践中心”,建立民风民俗采集社、吴地建筑鉴赏社、苏州名人研究社等十余个吴文化学生社团。同时,开展“吴文化进校园”活动,先后邀请王芳、盛小云、金丽生、俞玖林、吴静、袁小良等吴文化表演艺术名家来校为学生登台献艺。

        出人意料的是,这所工科院校竟有吴语、吴歌、评弹、昆曲、苏绣等5个吴文化传习班。针对外地学生多的现状,从今年上半年起,学院为每个传习班安排固定教室和教学场所,每班配置一名吴文化专家和一名校内教师。这种校外专家“传、帮、带”和校内教师“讲、授、习”的教育模式,不仅激发了外地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使他们对苏州文化的认同感与日俱增。

        “把学生培养成既掌握先进技能知识,又了解苏州文化的苏州新市民,他们在就业的过程中,将十分顺利地‘接上地气’,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周志豪说道。据统计,苏州工职院就业率连年超过99%,其中70%以上毕业生留在苏州工作。

        (本报记者 苏 雁 本报通讯员 李 锦)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