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8月24日 星期五

    河南:坚定地走“三化”协调发展道路

    《 光明日报 》( 2012年08月24日   10 版)
    瑰丽的河南艺术中心。 陈更生摄

        这十年

     

        河南至少有两个“第一”广为人知:

     

        其一,户籍人口超1亿,是全国第一人口大省。

     

        其二,2000年后连续十年粮食产量全国第一。即便去年落在黑龙江省之后,河南仍保持连续8年增产、6年超千亿斤的纪录,用全国1/16的耕地,生产了全国1/10以上的粮食,每年调出原粮及加工品400亿斤。

     

        “十一五”期间,河南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财政总收入、人均生产总值均翻了一番,分别突破2万亿元、1万亿元、2000亿元和3000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5万元和5000元。

     

        河南经济社会的发展如同“中国的缩影”。在新一轮经济转型和全球化竞争中,人多地少、资源有限、“三农”问题待解、工业化进程刚刚过半、国际竞争空前激烈……一系列挑战摆在面前。

     

        中原是四方聚合之所,是中华文明的源头之一,今天,这里能否再为中国蹚出一条新路?

     

        2011年河南生产总值达27232亿元,居全国第五、中西部之首,约为十年前的3倍,今年有望突破3万亿;

     

        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604元,约为十年前的2倍;

     

        2011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108.5亿斤,连续8年增产、连续6年超千亿斤,较十年前增三成多。今年上半年,夏粮总产量达637.2亿斤,实现“十连增”;

     

        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4%,高于全国4.9个百分点;全省进出口总额增长84.6%,出口增速居全国第三位,实际利用外资总量和增速均居中部地区首位……

     

        一连串耀眼的数字背后,更令人关注的是河南多年发展经验中探索出的“两不三新”“三化协调”的发展道路,即持续探索走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新型工业化为主导、新型农业现代化为基础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路子。

     

        一条路子走到底

     

        2011年,河南农民外出务工出现历史性的转折:1360多万农民选择在家门口就业,首次超过出省打工人数260多万。让农民在家门口既能安居又能乐业,是河南持续探索“三化”协调带来的变化之一。

     

        1992年,随着邓小平南方视察谈话的发表和党的十四大胜利召开,大江南北经济发展出现了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局面。当时,河南与先进地区的差距主要在工业发展的程度上,没有高速发展的工业,“古、土、穷”一度成为河南的代名词;另一方面,粮价低、农业比较效益差,也使这个传统的农业大省陷入了“河南河南何其难”的境地。

     

        面对要工业还是要农业这个看似“鱼和熊掌”的矛盾,历任河南省的决策者们做出了同样的选择。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时任河南省委书记的李长春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河南要“围绕‘农’字上工业,上了工业促农业”。省委、省政府制定了“以农兴工、以工促农、农工互动、协调发展”的发展思路。

     

        “八五”期间,河南省委、省政府提出“工业、农业两篇文章一起做”,“两道难题(工业化缓慢、农民增收困难)一起解”,开始了工农业协调发展的探索。

     

        “九五”和“十五”期间,特别是进入新千年以后,河南在强农兴工道路上更上一层楼。时任河南省委书记的李克强明确提出要“用发展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以工业化为先导,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三化”进程。

     

        以2006年省八次党代会为标志,河南把“农业先进、工业发达”纳入中原崛起总目标和建设新河南的总蓝图,在强工兴农的道路上迈出了新步伐。2011年,河南省第九次党代会郑重承诺,持续探索走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以新型农业现代化为基础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路子。

     

        一次次重大的抉择,始终贯穿一条不变的“红线”——“三化协调”科学发展。正是这条“红线”,让河南的发展始终步履矫健。

     

        一份责任担在肩

     

        河南人民深知,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上,他们是有重要责任的。河南耕地仅占全国1/16,小麦产量却占1/4强,粮食总产量占据1/10。除满足自身需求,每年向国家贡献原粮及制成品折原粮400亿斤以上。国家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河南要再贡献超过1/7。十年之内每年都要增产近20亿斤。担子着实不轻。

     

        “三化”协调发展,对河南意味着首先要履行责任,千方百计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耕地和环境安全。10多年以来,全省整治农村土地近1500万亩,新增耕地近400万亩,确保了耕地占补平衡,粮食总产实现了“八连增”,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重要贡献。

     

        然而,“三农”问题突出依然是制约“三化”协调的最大症结,人多地少是制约“三化”协调的最现实问题。在认真总结基层干部群众创造经验的基础上,河南提出要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持续探索新型城镇化道路,把四级城镇化体系变革为五级,建设新型农村社区,让农村节约下来的土地成为未来发展的基石,让农村生产方式和农民生活方式发生深刻转变,让广大农民与全国人民一道迈入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社会。两年前,焦作市沁阳袁屯三村合一,腾出158亩土地引进企业。村民花4万元就搬进了新居,别墅如今已值50万元。住房好了,道路平了,电压稳了,袁屯村去年新增汽车16部,居民用电量由平均每户六七十度,增长到200多度。这样的新型农村社区,焦作已经规划150个,全省已经规划近万个,启动2000多个,建成300多个。扩大内需和共同富裕由此有了崭新的平台。

     

        新型城镇化像一座桥,贯通了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农业现代化。2011年河南汽车、电子信息等六大高成长性产业增加值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0%左右,全省外贸总额直接跨过300亿美元大关,打破了多年来进出口总额长年徘徊在200亿美元以下的局面。粮食生产也克服严重自然灾害再获丰收,连续8年增产、连续6年超千亿斤。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优质粮比重达到75%以上。

     

        一种精神解万难

     

        河南人的性格,就像中原的土地一样,看上去平常、平静又平凡,内里却藏着极强的责任感、满腔热血和远大追求。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中原经济区,河南人坚信思想解放是“总开关”。“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他们认为,河南转型的最大障碍,是“一些干部思想认识上不理解、不到位”。

     

        这种态度,不可能解决“河南之难”。

     

        在具体工作中,“三化”协调会表现出复杂的多样性: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既要粮食安全,又不能耽误工业化、城镇化;既要搞技术创新,又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解决就业……如此纷杂的矛盾,需要领导干部们高度的责任感,更需要他们统筹兼顾的管理“艺术”。

     

        河南省委清醒地提出,讲转变首先要从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转变开始,思考自己怎么转、怎么做。河南省委更提醒广大干部,成绩让老百姓说,差距由领导干部自己讲,要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2010年6月起,一场润物无声的学习交流和创新实践活动持续展开。从“九论”到“新九论”,从“十八谈”到“新十八谈”,从报刊文字版到电视版,18个省辖市、数十个省直部门利用媒体平台,各亮“家底”,自揭“家丑”,边做自我批评,边为发展立纲定调。全省梳理出的问题近1000条,覆盖上上下下、方方面面。如今,全省108个县也积极参与其中。

     

        “讲发展方式转变,首先要从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转变开始。我们都要思考自己怎么转、怎么做,把风气搞正,把工作做实,切实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这是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向全省领导干部提出的郑重要求。

     

        马克思说:“现代化的历史就是乡村城市化的历史。”如今,中原城乡正在探索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之路,承载了千百年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百姓的殷殷期盼,凝聚了千百万河南干部群众的智慧汗水。

     

        “河南是中国的缩影,河南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对全国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这样评价河南的探索。 本报记者 刘先琴

     

        中原是炎黄子孙的母体,是华夏国家的胸膛。

     

        从历史上看,中华民族每一次盛世,大都源于中原的繁荣:只要中原稳定,人丁兴旺,粮食丰产,“盛世”就不期而至。

     

        河南的“难处”,也是中国的“难处”。如果这种发展态势的“被动性”,不能转化成破釜沉舟、扭转乾坤的“主动性”,就没有未来可言。

     

        河南在中国的位置,正如中国在世界的位置;重新厘定河南的发展路子,就是重新审视中国的未来道路。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之路,是“求生”的需要,是“逼出来的出路”,更是“谋河南的事,破中国的题”。

     

        建设中原经济区,用河南话讲,叫“一根扁担挑两头”,其内涵却无限大:

     

        一头挑着农业,一头挑着工业;

     

        一头挑着东部老经验,一头挑着中西部新探索;

     

        一头挑着昨天积累的旧矛盾,一头挑着明天的新希望。

     

        这是务实的河南人主动的选择;这是奋进的河南务实的选择。

     

        本版图片除署名者外均为资料图片

     

        本版稿件除署名者外均由本报记者刘先琴采写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