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8月21日电(记者刘小兵)在中国人民大学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院与北京市残联、德国艾伯特基金会日前举办的“残疾人保障国际论坛”上,北京市残联理事长吴文彦表示,残疾人充分融入社会,是实现平等共享目标的重要途径。
吴文彦指出,残疾人融入社会包括教育、就业、文化和康复四个关键领域。教育方面,是指所有残疾人都能完全融入普通的教育系统,获得平等的机会和发展的条件。就业方面,是指有劳动能力、有就业愿望的残疾人在平等的基础上充分参加社会就业,获得与健全人同等的收入和保障条件。文化方面,是指残疾人在平等的基础上参与文化活动,享受公共文化服务,进行文化创造。康复方面,是指在社区内促进所有残疾人康复,享有平等机会和融入社会的一项整体发展战略。
吴文彦认为,残疾人社会融合有三个层面的意义:一是社会的融合,残疾人可以以一般社会成员的身份参与到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中,融入主流社会的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二是文化的融合,即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的融合,残疾人的存在让人们对生命更加尊重;三是心理的融合,社会用平等的眼光看待残疾人,残疾人用平和的心态面对社会,相互认同和接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