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萧雅在美国定居七年后返回上海。她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是越剧带我回家的。”去美之前,萧雅是越剧尹派小生新秀,又是流行歌手,戏歌双栖,引人注目。回归后这十多年经过拼搏、锻炼,她已“成家立业”:既是一位越剧名家,又是一个民营剧团的当家者,闯出了自己的品牌和一片生存天地。
我第一次看萧雅的表演,是2001年7月在上海演出的《早春二月》。她头一回饰演“不带水袖的书生”——20世纪20年代颇具人文精神的青年教师萧涧秋。扮相清俊,富有书卷气,唱腔委婉,能把人物的外在文静与内心激荡相当生动地表现出来,给我留下很好的印象。2002年她办起了自主经营的民间剧团,初名萧雅艺术工作室,后名萧雅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十年间她克服重重困难,无论在艺术创作或市场运作上,可谓成绩斐然。上海现有民营文艺表演团体80家左右,约有20%已由求生存向谋发展过渡,萧雅的公司是其中很有影响力的一家。
萧雅的成功,我觉得有几点经验值得关注:
首先是面向基层群众。据我比较保守的估计,萧雅每年要演出300场以上,十年就有3000多场,观众超过300万人次。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她也演,主要在中小城市演,真正是走基层、下社区,也进学校和慰问部队。她说,基层的市场最宽阔,简直演不过来。十年中她投资近千万,除购置衣箱、乐器以及灯光、音响器材外,大都用于剧目建设。几乎每年有一台新戏,积累了一批可以轮换演出的保留剧目。由于没有政府埋单,她决不搞实验性的风险投资,投入前总要认真论证,尽量避免失误。因为扎根基层,决定了她的剧目路线倾向传统、贴近平民,在观众趣味分化的大背景下,她坚持走一条传承而不守旧、通俗而不媚俗的艺术之路。
第二就是发扬尹派特色。萧雅是尹派创始人尹桂芳的入室弟子,作为自己剧团的台柱,明确地以继承与发扬尹派艺术为己任。她既重视整理恢复尹派名剧,如《何文秀传奇》、《盘妻索妻》,又要用尹派艺术风格创造新的剧目、新的形象,如《状元未了情》。《何文秀传奇》源于明代传奇《玉钗记》,清代有“吹调”《何文秀》,该剧搬上越剧舞台已有九十年。把它演红的是尹桂芳,流传下来常演的是《桑园访妻》、《哭牌算命》两个折子。萧雅想把它搞成完整的本戏,请李惠康改编,于是有了萧雅的叫座剧目之一《何文秀传奇》。此剧还拍成了七集戏曲电视连续剧。《状元未了情》为萧雅量身打造的原创剧目,是公司成立的打炮戏,一炮而红,在第七届中国映山红民间戏剧节上获剧目金奖,萧雅又因成功饰演主人公杨雪筠获得第二十一届中国戏剧梅花奖。2010年7月此剧被文化部调到北京参加首届全国民营艺术院团优秀剧目展演,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接见和鼓励。这些成功的剧目建设,使尹派艺术更显生机勃勃,也提高了萧雅在尹派传人中的艺术地位。
第三是强化个人修养。萧雅的艺术魅力来自许多方面。首先,她重视越剧“两个奶娘”的优良传统。她拜小生名家岳美缇为师,继承昆剧的表演艺术,丰富了形体语言。如她《盘妻索妻》中饰梁玉书,尤其重点场子《赏月盘妻》、《露真明迹》,表情细腻,身段洗练而又优美,没有昆剧的传承,难以达到这般火候。她又聘请陈明正、查明哲等著名话剧导演来执导,既加强演出的整体感,又深化对人物的理解和塑造。这种双向追求,使得她领衔的团队非一般“草台班”可比,始终保持着较高的艺术质量和比较完整的演出风貌,能做到雅俗共赏、城乡咸宜,十分不易。第二,她的戏歌双栖,既分清两个不同的艺术品种,又在技巧上相互融通,特别是给尹派唱腔带来属于她个人的色彩变化,更具时尚性。萧雅的发声吐字、气息运用、润腔韵味已达到一个新的境界,堪称“尹腔萧韵”,风格独特。第三,她的修养和魅力还来自她与观众的亲和力。每次演出完毕,她不顾疲劳,总要与观众互动,观众点什么她就唱什么,不但自己唱,还与观众对唱、合唱,场面之热烈让人感动。正是走市场,真心诚意把观众当衣食父母,才锻炼出她的多才多艺。在为庆祝公司成立10周年举办的综艺晚会上,萧雅除了唱拿手的尹派代表作片段和《月亮走,我也走》等歌曲外,还同关栋天、梁伟平、孙徐春等各路名家,合作演唱了京剧《沙家浜·智斗》(饰胡传魁)、淮剧《卖油郎》(饰王九娘)、沪剧《碧海青天夜夜心·赠玉兔》(饰李清轮),以及越剧生、旦七大流派的连唱。其才艺之多样与精湛,令全场观众大开眼界,欣喜若狂。她找到了和平常大众的情感共鸣。(作者为中国戏曲学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