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8月13日 星期一

    国家战略

    同一条湘江同一个梦想

    ——写在长株潭城市群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获批5周年之际

    《 光明日报 》( 2012年08月13日   10 版)

        同一条湘江,同一个梦想。

     

        长沙,株洲,湘潭,环湘江“品”字而立,是湖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金三角”。近几年来,这个“金三角”的改革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两型社会”,一个曾经陌生的词汇,逐渐进入公众视野。

     

        “两型社会”,即“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2007年12月14日,经国务院批准,长株潭城市群成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开始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路。5年里,长株潭城市群综改试验在全国率先开展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土地管理等重点领域改革,探索“两型社会”建设的体制机制、发展模式。

        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

     

        橘子洲头,湘江北去。

     

        位于长沙市区内的橘子洲,绿树婆娑,湘江浪花泛起,这个环境优美的地方,如今是橘子洲公园,是长沙市民的“城市会客厅”。

     

        曾经,这里没有一条像样的道路,只有3800户极度贫困的居民和28家工厂企业,遍地污水、四处烂泥、荒烟蔓草。但经过一系列规划改造,如今的橘子洲旧貌换新颜。

     

        生态环保、低碳示范、环境宜人、能源可循环利用、可持续发展……这些“两型社会”理念,在改造橘子洲时,一个都不能少。

     

        一种更高层次的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人与自然相和谐的文明形态,亮相湘江两岸。

     

        湖南省委常委、长株潭“两型社会”实验区工委书记张文雄说:“‘两型社会’建设是一次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根本变革,不仅对现有的生产方式提出更高的要求,而且深刻地影响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一是改善环境,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进一步改善;二是改变生活方式,人们的生活方式将发生各种变化,包括绿色消费,低碳出行等;三是提升生活水平,从过去的片面追求经济发展速度,转为追求经济增长质量,从对‘物’的重视,切换到对‘人’的重视上来。”

     

        五年探索,规划先行

     

        在新的发展时期,橘子洲的转变有了新的时代意义。而湘江也从来不乏激情,涌动着对社会发展的思辨、对自然生态的敬畏和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长久以来,三市联合是湖南的愿望。从1982年12月首次提出“长株潭经济区”构想,到2007年12月14日,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长株潭为国家“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长株潭25年圆梦。

     

        2008年12月,国务院批复了长株潭“3+5”城市群改革总体方案和区域规划。在整个湖南为此欢欣的同时,长株潭也肩负着一个历史任务:改革试验的总体要求提出了“三个率先”:率先形成有利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新机制;率先积累传统工业化成功转型的新经验;率先形成城市群发展的新模式。

     

        改革开放20多年后,和全国很多地方一样,长株潭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中期,发展不足与发展不优的“两难”问题交织,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严重的能源、资源和环境等瓶颈制约。

     

        如今,10个专项改革方案,18个示范片区规划等高起点编制的方案,已经成为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的行动“线路图”。

     

        伴随着“线路图”的,是长株潭城市群综改试验中频频引起国人注意的经验:实施了湘江流域财政生态补偿、二氧化硫排放权交易、环境污染责任强制性保险以及水、电价及土地流转……

     

        2011年,试验区的GDP达到8330亿元,占湖南全省的42.5%,“十一五”期间,三市GDP年增长率均超过1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与此同时,株洲从全国十大重污染城市之一转变为生态宜居城市。

     

        三市融城,共生崛起

     

        2010年上半年,连接长沙、株洲、湘潭三市的城际快速通道芙蓉大道、红易大道相继通车,这让三市之间的通行时间比原来减少了1/3,半小时就能到达。

     

        五年的探索,一个重要的成果就是重大工程建设顺利推进:芙蓉大道等一批跨区域重大项目顺利建成、三市通信并网升位、统一区号成功实现、城际铁路长株潭线开工建设、三网融合试点有序推进、长株潭金融一体化、湘江流域综合治理取得实质性进展……

     

        三市融城,共生崛起,合力打造区域经济的梦想似乎不再遥远。得益于这个“利好”,被湖南吸引过来的广汽菲亚特、深圳比亚迪、浙江吉利、北汽福田等企业的集体加盟,把湖南打造成全国7大汽车基地之一。伴随着“融合”,大产业、大企业、大园区、大集群战略成效明显,工程机械、轨道交通、新能源等优势产业规模迅速壮大,中联重科、南车时代、湘电集团等优势企业实力不断增强。

     

        两岸潮涌。三市融合共推“两型”,将渐次扩展到周边的5个城市,一个美好的概念,逐渐在三湘大地变成现实,“两型社会”建设的号角声声清越。一向敢为人先的湖南人,在科学发展的新时代迈出更加矫健的步伐,谱写更加壮丽的篇章。

     

        本版稿件除署名外均由本报记者唐湘岳、龙军采写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