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8月13日 星期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的路径选择

    潘陆益 《 光明日报 》( 2012年08月13日   13 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代中国共同的价值规范和行为准则,是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的核心,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精神之魂。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全社会的责任。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变成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追求和实际行动,绝非一日之功,需要付出长期不懈的努力,需要积极探寻和拓展其认同和传播的路径,通过有效载体来传播、灌输、渗透,使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人们的价值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行为自觉。

        充分发挥各种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社会舆论往往会对公众个体形成强大影响力,导致公众心理趋同倾向,进而形成相应的社会风气。各种媒体作为大众舆论力量,要积极宣传动员,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参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宣传核心价值体系研究和实践的优秀成果和鲜活经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构筑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教育新格局。全社会都要广泛开展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教育活动,紧紧围绕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通过各种形式推动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要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导向作用,挖掘一批群众身边模范践行核心价值体系的“草根”典型,组织道德模范、感动人物、道德之星等先进典型深入基层一线开展巡回宣讲,用他们的崇高精神和道德力量感染广大群众,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为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提供鲜活的榜样,注入新鲜的活力,增强核心价值体系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感染力,有效引领广大群众的价值取向,使其对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共识、付诸行动。

        将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公众教育体系之中。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到社会教育,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都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和渗透其中,使之成为贯通教育全过程的核心内容。在学校教育体系中,要根据不同层次,系统安排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在保证思想性、体现时代精神的前提下,把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内容直观化、形象化,分阶段进行“公民、公德、法律、责任”等意识的培养。在高等教育阶段重点是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培养和确立,使其成为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要着力构筑公民教育体系,将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培育新型农民;融入企业决策、生产和经营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强化企业社会责任,塑造企业良好形象;融入城市和谐社区建设,通过开展各种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社区文化活动,打造社区居民的共同精神家园;融入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建设,引导各级干部树立正确的群众观、地位观、权力观,增强“执政为民”和“服务人民”的意识,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各级干部要自觉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制定和实施重大决策的过程中,体现于具体的工作实践和平时的一言一行中,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典范。

        切实发挥高校在核心价值体系传播弘扬中的引领作用。高校的使命之一就是引导社会价值观,规范社会行为,将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传授给年轻一代,促进人类思想的进步,推动社会的发展。大学生是当代青年的主体,是国家未来建设的栋梁,大学生的价值观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未来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因此,高校既是开展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阵地,也是引领社会潮流的风向标,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充分发挥理论研究优势,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时代化、大众化。要履行和发挥好文化传承创新职能,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元文化思潮,引领大学文化建设,引领校风学风和师德师风建设,引导教师坚守“道德围墙”,真正做到“静心教书,潜心育人”,构建起“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育人殿堂,保持大学文化的高尚性和纯洁性,使大学成为社会的“精神家园”。

        将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文化产品创作传播的全过程。核心价值体系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文化形态,可以通过文化产品潜移默化地影响群众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渗透于我国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用蕴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产品去引领社会。我们一定要坚守自己正确的价值追求,增强责任意识,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传播的管理监督,确保所有的文化阵地、文化作品、文化活动都能符合和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发挥文化产品在传播核心价值体系中的隐性教育和引导作用。

        (作者单位: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