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太原8月9日电(记者李建斌、邢兆远)献礼十八大,话剧《立春》、电视剧《革命人永远是年轻》、《红军东征》、《晋阳秋》、《烽火平型关》、电影《咆哮无声》等一大批山西题材、弘扬主旋律的作品陆续面世。这些作品在大力提升山西文化形象的同时,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据有关部门统计,近4年,山西文化产业增速均超过25%,特别是去年更是超过了30%,占GDP比重达到了3.4%。
从2009年正式启动文化体制改革以来,山西一直走在全国前列,连续3年被评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地区。今年初还在山西召开了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11个市全部被评为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先进市。
改革极大激发了文化活力,大批带有山西浓郁地方特色的文艺精品叫响全国,走向世界。从话剧《立秋》、舞剧《一把酸枣》到说唱剧《解放》、舞剧《千手观音》,再到现在的舞剧《粉墨春秋》、民歌情景诗《桃花红》,近年来,山西每年都有上百部文艺作品问世,其中不乏能在全国、全世界赢得广泛赞誉的文艺精品。仅今年上半年,就有《粉墨春秋》、《小二黑结婚》、《桃花红》等多部好戏登上国家大剧院的舞台,《粉墨春秋》更作为中澳文化年的压轴大戏在悉尼歌剧院连演4场。
改革还极大地带动了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山西文化传媒投资公司、山西文博产业集团、山西工艺美术产业集团、山西体育产业集团这四大文化产业集团正抓紧筹建,加上先期成立的六大文化产业集团,山西将形成以十大骨干文化企业集团为龙头的文化产业新格局。山西出版传媒集团作为山西文化产业的领军者,成立3年实现了质的飞跃,去年销售收入达68亿元,是2009年成立之初的3倍多,净利润更增长了11.4倍。目前,该集团正在积极筹划,为上市做前期准备工作。
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掀起了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高潮。总投资近百亿元、占地3.07平方公里的长风文化商务区建设基本完成,正在加紧进行最后的内装扫尾工作和设备安装调试工作。山西广电中心等新的省级五大文化工程建设均顺利推进。11个市均投资新建、改扩建了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和体育场;119个县(市、区)至少建设了一场或一馆;全省1198个乡镇全部新建了综合文化活动站;28203个行政村均建起了农家书屋和文体活动广场,实现了广播电视村村通……
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也极大地带动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今年上半年,在全省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下,旅游业逆势强劲增长,成为山西转型跨越的先导产业。截至7月底,山西旅游总收入817亿元,同比增长32%,高出全国14.7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