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大型民族文献画册《美丽的锦绣·壮族服饰》与读者见面,尽现壮族服饰艺术的灿烂。这是一次历时5年,跨越重重山水,对两千年壮民族文脉的空前造访;这是一次辗转五省(区)500多个偏远村寨,对壮族先民们创造的服饰文明的全景展示;这是摄影者用5000张专业胶片、10万张数码影像凝固的记忆。
留下民族服饰的“全家福”
广西龙脊壮族女子的服饰古朴典雅,云南锦侬妇女的头帕色彩绚丽,贵州刚边壮族少女的服饰精致细腻……翻阅《美丽的锦绣·壮族服饰》,800多幅图片翔实记录了中国数十个壮族支系的传统服饰,以光影构筑成壮民族服饰的“全家福”。为了采集这些山野间最璀璨的服饰和民俗光华,出版人李元君、摄影家梁汉昌、美术史论家胡德智等人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资料记载,广西、云南、贵州、湖南、广东五省(区)是壮族的主要聚居地。但是,却没有一份资料表明这些壮族支系具体分散居住在哪个县、哪个乡、哪个村寨……每到一地,考察者们只能一边查资料,一边找当地人咨询,顺藤摸瓜,追根溯源。
公路里程地图册成了他们探访路上最重要的依靠。可上面的数字只能标明里程的长短,却无法标明路途的难度。一次,考察者们结束在广西天峨县燕来乡的工作后已是下午5点,看地图应该能在半小时内赶到十几公里外的下老乡。但路况的艰险出乎意料,他们直至深夜11点才到达。第二天一早便找人采访、拍摄,上午10点动身前往乐业逻西,地图上10公里的距离,因路难走又恰逢修路,直到下午两点才在目的地吃上午饭……
与田野调查过程中的艰难程度相比,考察者们更纠心的是这些服饰目前的窘境。广西龙胜龙脊金竹寨、贺州南方壮族的婚礼服,这些灿烂的服饰,如今一家已经拿不出完整的一套了。而三江、融水等地的壮族妇女只能翻箱倒柜,拿出前辈留下或她们自己绣的背带、童帽、绣花鞋供他们拍摄……
“抢救这些文化遗产是我们的责任。”李元君说。
民俗摄影家与出版家的邂逅
作为《美丽的锦绣·壮族服饰》的主要摄影者,摄影家梁汉昌在十年前就开始踏上了记录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文化苦旅”。
2002年8月,应广西隆林县委宣传部之邀,梁汉昌带着摄影研究课题回到家乡进行为期1个月的田野考察。在崇山峻岭的大小村寨里,他用镜头记录下了当地保存完好的民族服饰和风土人情。自此,梁汉昌的心里,再也挥不去对这片土地的深情惦念。
2005年,他辞去记者的“铁饭碗”,背起行囊,成了“为了民族的记忆”坚定的执行者。积攒的照片多了,梁汉昌渐渐有了出书让更多人关注这些美丽的少数民族遗存的想法。经熟人牵线,他联系上了时任接力出版社社长的李元君。“虽然民族服饰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但是我相信,人们对其或是一无所知,或是一知半解,或是只看到一些皮毛。我想我能做的工作,就是用传统出版的方式还原其原始的面貌,呈现在读者眼前。”李元君说。2007年1月,接力出版社出版了梁汉昌的《没有围墙的民族博物馆——广西隆林》。
6个月后,梁汉昌又开始千里追寻壮族人民丰富灿烂的传统服饰文化踪迹。这一次,李元君不仅为新书的出版配备了专门的班子,还全力保障梁汉昌的后勤工作。“从来没有哪家出版社能为作者的前期调研工作做如此周到的安排,我很感动。如果说做第一本书是出于李元君的职业敏感,那么做第二本则完全出于她的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梁汉昌说。
历时五年,《美丽的锦绣·壮族服饰》出炉。李元君坦承,尽管做这一画册“费时费力费精神”,在其退休后,还要为这本书的出版“找钱”,但这是值得的。“对这么美的服饰,我心里放不下啊。”她告诉记者。
留存美丽,任重道远
“说句心里话,因为太多的困难,我也数不清有多少次下决心要打退堂鼓,却又一次次地面对困难再次上路。对于我来说,时间概念已经不再那么重要,因为广西是我一生要努力去读的一本写满民族文化DNA的书。”梁汉昌告诉记者。
《美丽的锦绣·壮族服饰》的出版,无论对梁汉昌,还是李元君,都仅仅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开始,而并非画上了句号。
“一个出版人,在他接触到自认为最有出版价值的东西,内心对它的惦念,是挥之不去的。一段时间内,这个东西总会萦绕着他、催促着他,让他的判断力最终发生作用。” 当若干年前,李元君偶然进入西南少数民族服饰文化殿堂时,心中便已然种下一个关于出版民族文化书系的梦想。如今,已近古稀的李元君有个计划,就是要相继出版《山寨里的彩虹·瑶族服饰》、《飘逸的云朵·羌族服饰》、《悠远的黑白红绿黄·彝族服饰》三部书,并于2015年前出版包括苗族、侗族等12个民族服饰在内的民族服饰图书,使之成为一套“中国民族服饰文化书系”。
“把撰文的作家、摄影家、设计师和编辑组合起来,完成这样一个大的图书系列项目不是容易的事,但的确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编辑这个服饰系列,不仅是为了保护和抢救民族服饰遗产,现在政府和许多文化人士都在做这方面的工作。我们还要将其传播开来,让这些美丽为现代文化发展所用。”李元君说。本报记者 刘 昆 本报通讯员 于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