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到处流传》是付秀莹的首部中短篇小说集。收录的作品或回忆乡村父辈的爱情,或关注乡村伦理秩序的变动和人心的哀伤,或描绘现代都市人的欲望和死亡,以及心灵的茫然和情感的无处皈依。她总能把细腻的笔触探入人性的幽暗皱褶中,恰到好处地捕捉着时代风潮的缕缕脉动,更兼叙述绵密而婉曲,语言古朴而雅致,在当今文坛上确属雏凤清声,高标出尘。
付秀莹的大部分小说都是写男女两性情感纠葛的,男女之间的爱与恨、吸引与拒斥把人性戏剧演绎得活色生香、如火如荼。人性的暧昧和幽暗总是难以驱除,尤其是在男女两性关系中,伦理规范无法迫使其按部就班,于是各种故事便摇曳生姿。《爱情到处流传》中,风流倜傥的父亲和风姿绰约的四婶就在乡村上演了一出别致的婚外恋情剧,幸好母亲善于周旋,家庭才得以保全,不过四婶的孤老终身毕竟给此剧抹上了浓郁的悲剧色彩。而《花好月圆》中,都市红尘里那对有学问的男客和标致的女客最后居然暴毙于茶楼,越轨的悲剧凄厉得令人难以直面,幽暗的人性偶露峥嵘,蓄满了时代的风雷。
当男女两性间的情感褪去,赤裸裸的欲望便水落石出,男女之间的关系便会充斥着暴力和伤害、占有和猜忌,地狱的烈火便会从男女两性的缝隙中喷薄而出。《翠缺》中,大战曾玷污过年幼的翠缺,翠缺后来到他的家具厂打工时,他居然还想乘机逼其就范,结果被翠缺用剪刀刺死。《六月半》中的宝印更是显现了男人的丑陋,他凭借自己的成功半是引诱半是逼迫当初没有娶上的俊省献身于他,后者也只能忍气吞声,自辱人格。《对面》中,作家更是展示了办公室里性别政治的阴暗。付秀莹深刻地洞察到男女两性间非理性的欲望对生活全方位的渗入,当其肆意地挑战情感、伦理和精神时,人性的幽暗之处便豁然朗现,悲剧便势不可挡,生活便腐朽变质。
城乡二元结构是对当今中国人生活影响最深的一种社会存在,付秀莹也非常善于从中发掘人性的幽暗皱褶。《空闺》中,乡村留守妇女双月整天担心在城里打工的丈夫寻花问柳,当丈夫腊月二十九才从城市里回家过年时,她不但得不到感情的慰藉,反而付出了血的代价。而《迟暮》中,老人的女儿考上大学后到城市里工作,儿子和媳妇也想到城市去打工,被年轻人抛在脑后的家弥漫着老人迟暮的悲哀。城乡二元结构不但撕碎了乡村人的完整生活,而且使得其伦理失序,人心塌陷,正常的人性得不到舒展。
然而,乡村的荒芜并不意味着城市的繁华,尤其是对于那些来自乡村的人,他们会发现乡村里的家园已经崩塌,但城市照样也不是皈依之所,那里的繁华即是荒凉。付秀莹在《爱情到处流传》中写乡村人的婚外情,最终有惊无险,而《花好月圆》写城市人的婚外情则是狰狞凄厉,两相比较,则可看出她对城市的迷茫和恐惧。正是因此,她又会不由自主地转过来对乡村人物进行诗意的再想象,如《幸福的闪电》中让城市单身女性渴望介入来自农村的打工者父子生活中,《琴瑟》描绘了在城市打工的那对农村夫妇的琴瑟和谐图,《世事》中让苏教授想入翩翩的也是来自农村的少女小刁。似乎乡村人物的淳朴人性能够化解城市生活的异化和荒芜。其实,乡村人物的淳朴和善良在城市是难以为继的,也根本无法冲刷城市的荒凉。像《传奇》中浦小月的孤独,《出走》中男主人公的无奈,《世事》中苏教授的疲惫,才是城市人更真实的生存状况。
颇有意味的是,虽然付秀莹对人性的幽暗皱褶的探索具有现代意识,但是她的小说艺术却具有雅致的古典美,延续了沈从文等人开创的中国现代小说中抒情化、诗意化的那脉流向。她的小说在情节上淡化戏剧性,注重诗性意境和意象的设置,叙述节奏舒缓,风格绵密雅致,在叙述者的安排上往往独具匠心。例如,《爱情到处流传》就让五岁乡村小女孩和成年的“我”交叉叙述,小女孩视角提供了故事的原汁原味的亲历性和神秘性,而成年的“我”的补充叙述则让父亲的婚外情故事洋溢着怀旧的温情、理解的亮色;《花好月圆》则从刚到城市的乡村少女桃叶的视角来看那宗离奇的茶楼情死,既反映出城市生活的凶险和人性的诡谲,又恰好映照出乡村少女的迷茫和恐慌,极具艺术魅力。
付秀莹小说的细节安排尤其值得称道,这是她的小说富有诗意的主要原因之一。《爱情到处流传》中父亲头发的那根麦秸屑,《迟暮》中最后那只爬上炕的老猫,《幸福的闪电》中蓝翎下意识地到超市里买了许多小孩子食品等生动的细节,都赋予付秀莹小说典雅的艺术魅力。此外,她的小说语言也特色鲜明,她大多采用短句,少修饰词,节奏明快,就像春天路边的野草一样生机蓬勃,满含着生活的原汁原味。此种短句似乎让现代世界的快节奏舒缓了下来,世界的样貌慢慢地变得更为清晰,在艺术国度里闪耀出金色的光泽。应该说,付秀莹的语言风格其实暗含着她对现代文明的批判态度,对古典美的深情回眸。整体看来,《爱情到处流传》的确是文坛新人一部出手不凡的小说集,对人性幽暗皱褶的探索和对时代风潮的捕捉,都较为敏锐而深刻,更难能可贵的是她已经拥有较为独特的艺术风格。
(作者单位:哈尔滨学院人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