闷热的津城终于下了一场大雨,天气凉爽下来,可和平区小白楼街崇仁里社区党委的几位党员干部却坐不住了。他们担心社区那些“空巢老人”房屋漏雨,于是挨门逐户地往老人家里跑,还顺手买好西瓜、蔬菜送上楼……像这样党员和群众“心连心”的事儿,在和平区各个街道、社区,数不胜数。近年来,在全国最早荣膺“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城区”的和平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发展,社会和谐,心齐气顺。区委书记李金亮说:“和平区名气大、荣誉多,要想在工作上有新突破、新发展,就必须不断学习、开阔视野、学以致用,把学习的‘软任务’变成工作中的‘硬指标’。”
天津市和平区党委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过程中,坚持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结合,精心策划、分类组织,逐步构筑出“三个学习平台”:一是打造“高端讲座”平台,创新“领导干部学习”品牌。他们从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和提高领导干部执政能力着眼,探索中心组理论学习的新形式。过去,区委中心组的学习多是采取“一围一座一读”的形式。现在则针对工作中的难点热点问题,他们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举办专题辅导讲座,配合以观看专题片、交流学习经验等形式,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高端讲座”自2009年11月策划启动至今已经举办13场,参加学习的处以上领导有6500余人次。二是打造“和平大讲堂”平台,创建“学习型社会”的品牌。“大讲堂”公益讲座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内容涵盖形势政策、社会热点、人生发展、道德成长、历史文化、经济金融、法律知识、艺术鉴赏、国防知识、健康养生等十个方面。在组织讲座时,和平区注重把好“两关”:一是把好讲师关——邀请学术素养深厚、社会形象良好的知名专家学者、领导干部,面对面与群众授课、交流。他们中既有金一南、周文彰、陈全生这样的理论大家,又有蒋子龙、从维熙和纪连海、孙立群、周国平等京津文化名人;二是把好内容关——认真学习借鉴上海东方讲坛、浙江人文讲堂等经验做法,结合领导干部、普通党员和居民群众等群体的不同需求,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精心选取讲座内容,形成了以社会经济、时事政治、党史党建等为主要内容,兼顾其他主题的讲座课题。“和平大讲堂”自今年初开讲以来,已举办公益讲座45场,听众1万多人次。三是打造“书香溢和平”平台,擦亮“常态化读书学习”品牌。和平区自2007年以来每年坚持向党员干部职工推荐、发放《理论热点面对面》、《基层党员学习读本》、大型文献资料片《旗帜》等学习资料,帮助干部群众解疑释惑,正确认识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全区各部门还根据各自实际开展读书体会交流活动。与此同时,他们面向社区群众连续举办了6届“和平读书节”,期间开展“图书漂流”、“名家讲坛”、“读书漫画大赛”等一系列活动,在全区范围内营造良好的读书学习氛围,推动全区形成爱读书、爱学习的良好风尚。
眼下,和平区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学习活动开展得红红火火,所有社区也普遍建立了“党员学习论坛”、“网络学习天地”、“网上党校”等,社区党员通过网络定期向党组织汇报学习情况,交流学习心得体会。年龄较大和行动不便的党员则通过社区党校、里巷学堂、床头学习小组等开展专题学习、辅导,足不出户也能参加党组织的活动。
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推动了和平区党员干部整体素质的提升,他们把学习“软任务”变成实际工作中的“硬指标”,他们以公仆之情、孝子之心,殚精竭虑为民造福,每年都办成一批让群众受益、满意的实事好事,用自身的“辛苦指数”提升了百姓的“幸福指数”。小白楼街道党委定目标、做决定、办事情都把民意、民需、民盼放在首位,近年来,他们征求居民意见和呼声,大力开展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先后整修道路20余条,拆除违章建筑260余间,清拆护栏5000余个,整修旧楼90余栋,完成9个社区服务设施的提升改造,使区域环境条件和服务效能大幅度提高。
本报记者 陈建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