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步行两小时节省5毛钱为哥哥积攒学费,到一次捐给灾区200元钱,对自己400倍的吝啬,对他人400倍的慷慨,是什么让他——空军工程大学学员李乾坤,在“学好优良传统,当好合格传人”教育中实现了三次跨越呢?
从感恩家庭到感恩社会
李乾坤出生在河南商丘的一个普通农家,父亲因病长期卧床,兄妹4人都在上学,全家6口人,全靠母亲一人种地供养。
2007年,李乾坤父亲旧病再次复发,又多了数万元外债。这一年,哥哥考上大学,需要万元学费,两个妹妹选择了辍学打工。
2008年,李乾坤考入空工大,蜕变也由此开始。
几年前,空工大调查发现,一些新学员感恩意识淡薄,心理品质脆弱,缺乏勤俭节约、自强自立精神。
青年学员毕业后,都将成为我军的初级军官,是未来我军建军治军的骨干和中坚,院校核心价值观培育必须围绕这一目标,针对弱项和短板做工作,必须下功夫解决好做合格军人这个基本问题。
为此,该校开始开展了“学好优良传统,当好合格传人”教育,教授立身做人的基本道理,培养同情心、感恩心、友爱心、责任心,帮助青年学员确定人生准则和行为规范,形成健全的人格。
感恩教育使李乾坤坚定了一个主意:一定要让妹妹重回校园。
暑假,他去南方的化工厂打工。李乾坤每天都要连续工作15个小时,小妹因此可以重新拿起书本。
在李乾坤的资助下,小妹考上了大学。这样一个贫困的家庭,走出了3名大学生,在当地传为佳话。
从生活上到精神上帮扶同学
李乾坤是一个细心人。
战友李志竟踢球时,脚趾骨裂,去教室的路上,战友们常常看到李乾坤背着李志竟的身影,爬楼梯进教室。
士兵学员李尚,论军事素质,没有人不竖大拇指,可是几门功课都亮起了“红灯”。四年来,每天晚上李乾坤都和他一起加班补课,2011年被大学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生活上帮,学习上带,思想上扶。李乾坤对同学的帮扶更体现在思想上,这与空工大开展的“两好”教育分不开。
教育中,校党委感到,青年学员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长的“渴望期”、形成的“可塑期”、发育的“成型期”,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形成最为紧要的时期,必须紧紧抓住、充分用好军校生活这个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最为宝贵的时机。
“两好”教育掀起了学党史军史和优良传统活动,李乾坤带着同学们召开“理论党小组会”、开设“微型党课”,参加“课间五分钟演讲”,不断加深对优良传统的认知和理解。现在,李乾坤已是颇有名气的“小理论家”,还被驻地几所中小学聘为课外辅导员。“学党史、知党史、跟党走”主题党课比赛中,李乾坤冲入决赛。
从个人感恩到带动大家感恩
李乾坤爱捐助。
钱、衣服、书本……只要能捐的,他都捐。
那年,青海玉树发生地震,大家都捐款捐物,不巧的是,前不久,李乾坤刚把节省的钱捐给贫困学生,情急之下,他一狠心,把初中时家里卖掉唯一的一只老母鸡,为他买的那本英语字典捐了出去。
去年6月,队里组织“春羽爱心助学”行动,想起妹妹之前辍学的事,李乾坤内心不禁又一阵酸楚,眼泪刷地流了下来。一路跑回宿舍,翻出了自己的所有积蓄,1角、5角、1元、5元,加起来整整60元,一把塞进了捐款箱。
李乾坤感恩别人,也生活在被关心关爱中。
“同学黄伟不厌其烦一步一步地给我做队列示范;李宝清教导员转业时,给我留下了价值不菲的衣服,让我带给父亲穿;同学周末请假上街,往往只是为了给我家里买药寄钱;宿友怕营养不够,每次从食堂吃完饭,都要给我带水果。”事迹报告会上,李乾坤对大家的帮助关爱十分感动。
李乾坤乐于助人的精神,也在影响着身边的同学。
刘汉帝是李乾坤的同班好友,几年来,李乾坤自强自立、助人为乐的精神深深打动了他。“李乾坤能做到的我也要做到!”
2011年,刘汉帝在报纸上看到“欢迎志愿者到青海支教”的倡议信,图片中低矮的教室、破旧的课桌、求知的眼神,深深地震撼了他。
得到批准后,暑假,刘汉帝和其他支教大学生们来到海拔3000多米的沙连堡乡科才昂村小学。这里交通十分不便,四周是连绵群山,所谓的小学只是几间破房子。
这是全乡唯一的学校。全乡500多名孩子中只有不足60人上得起学,他们的支教无异于雪中送炭。
开学后,他的事迹很快传遍了校园。学员们发起了“让贫困孩子多读一本书”的募捐活动,很快,千余元学习用品送到了孩子们手中。
(本报记者 杨永林 张哲浩 本报通讯员 刘小红 田言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