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7月02日 星期一

    关注八亿农民的健康

    ——专家热议反映农村医改电视剧《生死依托》

    《 光明日报 》( 2012年07月02日   14 版)

        编者按  以鄂尔多斯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践为原型,由卫生部、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和蒙立奇文化公司联合摄制的31集大型电视剧《生死依托》,是我国第一部反映农村医改发展历程的情感大戏,自2012年5月9日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播出后,引起强烈反响。本版特摘登部分专家观感。

     

        詹新华(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副总编):

     

        看了《生死依托》后受到很大的震撼和感染。剧中反映的农村生活的真实状况,农村医疗改革的艰难曲折,剧中人物的真情实感,都表明这是一部贴近农村生活、贴近新农合实际、贴近农村群众的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俱佳的剧作。

     

        这部剧以农村医改为背景,让我们看到党和政府对医改的决策,让我们看到了希望。《生死依托》艺术化地表现了亿万农民群众与医务工作者与党和政府这种生死相依相托的血脉联系。这部剧始终是站在关注农民权益的立场上,在统筹城乡的大背景下,用农民的视角来展现农村医改的重大壮举。在这部剧里面丝毫看不到那种取悦城里人的过度娱乐化、低俗化甚至不惜丑化农民的现象,相反我们看到了既不俯视,也不仰视,而是平视下的勤劳、朴实、进取的新农民形象,即使对农民健康落后的问题也是采取理解和引导其转变的态度。尤其令人赞赏的是,剧中多次强烈发出了尊重和平等对待农民生命健康的呼吁,这种为农民权益热情呼唤,满足和尊重农民愿景的创作态度和立场,是这部农村题材电视剧成功的重要因素。

     

        李准(著名文艺评论家):

     

        《生死依托》是对八亿农民平等生命权利和尊严的激情讴歌。

     

        以公有制为主体,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制度为农村劳动者平等生命权利的实现和维护开辟了广阔道路。新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与发展,就是保障广大农民平等生命权利、生命尊严的一个重要途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一个突出表现。电视剧《生死依托》通过对年轻女医生山丹人生选择的描绘和表现,满怀深情地呼唤维护农民兄弟平等的生命权利和生命尊严,激情讴歌改革开放和新农合的发展在维护农民平等生命权利和生命尊严方面所作出的重大贡献,第一次从这一独特视角唱响了社会主义时代精神的主旋律,在深深打动观众情感的同时引起了人们的深入思考。

     

        该剧通过“青山村全体村民捐钱供山丹上青北医学院”,“春来爹病重全村出钱为他买药”,“新农合每人交5元钱即可检查身体”,“中山医院与青山乡卫生院建立一对一帮扶”,“市医院下乡巡回医疗制度”,“提高门诊统筹,扩大受益面,政府出大头加大对新农合的投入”,“给牧民小姑娘托娅动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政策性优惠”,“远程同步手术抢救赵青来”等这些故事的描写,有地力地揭示出:只有在社会主义中国才能做到保证农民在医疗中的平等生命权利,只有在改革开放的发展中才能更好地维护广大农民的生命尊严。

     

        曾庆瑞(中国传媒大学教授):

     

        《生死依托》是一部农村题材的电视剧,农村题材电视剧,在中国的电视剧作品里面应该说是珍稀品种,我觉得《生死依托》更是珍稀中格外珍稀的品种。因为这部戏选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拿这个作为切入口有重大的时代意义。中国农民的“生死依托”就是政府新农合医疗改革以及站在农村第一线保证这个制度推行的医生护士和所有的医务工作者。而这部电视剧中的医生护士和所有医务工作者用他们的追求和实践,就像剧中台词讲的诠释了中国农民的生命健康和尊严。

     

        这部戏之所以令人感到思想震撼,他所全面展示以及索引给我们的,是一个当下中国真实的农村的生态和农民的心态。我们都知道2.5亿农民进城以后,带来了不少于4000万留守老人,4700万留守妇女,4800万留守儿童。空心化的表现就是没有人再种粮食了,将来我们吃什么,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这是当前中国农村处在新的十字路口的现实问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该剧切入一个点,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就显得更加发人深思。这个戏充满了一种批判意识,批判人们不重视农民,不尊重农民的生命和健康权利,人可以有贫穷的差异,但是在生命面前应该是完全平等的。该剧正是这样全力以赴地聚精会神地诠释了农民生命和健康的尊严,同时在这个诠释的过程中不断地批判人性假的恶的丑的一面,不断张扬人性的真善美。

     

        王一川(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

     

        诚信为天。今天这个社会十分注重社会诚信,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社会诚信面临危机,而这部戏对社会诚信问题有了一个精彩的回应,它注重在生活困境中凸现人与人之间的诚信,人与人之间互信的重要性,就像整个剧里面说的,让我们感受到诺言重于泰山。剧中山丹的蒙古族养母恪守对其生母兰兰的承诺,青山村全体村民也注重对娜仁的承诺,还有王天明当年有承诺,但在兑现承诺中阴差阳错,最后作出真诚的忏悔。更感人的是孙秀灵大夫恪守一个医生的崇高信念和誓言,整部戏就是一个诚信为天,重建社会公共信任的一部好戏。

     

        总体来看该剧以一个基层医务人员的个人故事,来表现国家政策和农村发展的历史,是一次富有感召力的诠释,而且试图由此诠释一种更高的医德,这是孙大夫集中代表和履行的朴实理念,人与人之间无论贫富贵贱,在生命面前永远平等,我想还可以加上一句话,人生无论多么曲折,公共信任是基本的生命线,关注农民健康和生命尊严正是这种朴实理念的具体体现。

     

        赵彤(中国视协理论研究部主任):

     

        《生死依托》把空间放在偏远落后的青山村,也就把最艰难的国情纳入了视野,青山村医疗卫生状态的改变无疑是医疗卫生状态的微缩景观,从卫生局到卫生站,小康和健康密不可分的观念已经成为了人们的普遍共识,这个共识无疑是基于新世纪新阶段我国转换经济发展方式,青山村的转变蕴含着中国正在朝着新的步伐前进。

     

        从山野中的小丫头成为造福乡里的医疗志愿者,《生死依托》塑造了崭新的形象,如果把山丹与当年喜莲的形象放在一起,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影视作品中理想的女性,她们天性纯朴,她们敢于担当,她们的形象彰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实主义的感人力量就在于贴近生活,贴近现实,贴近群众。《生死依托》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它不仅看到现实中的问题,更看到了祖国在前进,社会在进步,因而作品中的山丹、春来、晓凯等青年一代,同老一辈一样,不怨天不尤人,而是奋发有为,自强不息。

     

        仲呈祥(著名文艺评论家、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院长):

     

        这个戏的意义远远超越了一般的农村合作医疗题材,也超越了一般意义的农村题材。凡是一个很好的现实主义具有深度的创作,它自然而然要通向超越创作题材层面,通向人的精神层面,哲学思维层面的一种主题。这个戏表像来看写的是对农民生命意识的一种尊重,但是更宝贵的是人的精神生理的依托。这个戏通过写农村合作医疗,通过对人的精神生理依托的一种形象展示,给了观众一种人生的启悟。如果这一条不强调,可能把这部作品简单降格为一个行业剧或者某一类题材的形象展示。这是一部超越了合作医疗题材或者农村题材写人与人关系的,提高人的精神素质,塑造高尚人格的好戏。

     

        这部戏启示我们,一刻也不应该忘记人民,要把人民放在历史的中心去尊重他们,去表现他们,去向他们学习。正因为如此也要向本剧的投资方和制片人表示敬意,一家民营文化企业,能够把自己的资本投入到这样有意味的主旋律艺术创作当中,为我们国家电视艺术的繁荣作出贡献,理应表达一种由衷的敬意和鼓励。

     

        李悦(著名博客评论家):

     

        这部电视剧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富有历史感。由于编剧能够调动丰富的生活积累,观众能够从女主人公山丹复杂的有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中,看到以往一段中国农村的历史,那是乡村赤脚医生的艰辛历史、乡卫生院落后简陋的历史、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崭新的历史。回顾历史,才能深深地体会到以往农村医疗状态的严重缺陷,才能感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维护农民生命权利和生命尊严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通过每一个不同的历史阶段的相互对比,我们能看到中国农村历史缓慢沉重的脚步,但是历史毕竟在前进着。保证农民健康的权利只是第一步,今后还有受教育权,就业权,同工同酬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还有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生活的发言权。其实这些权利使得农民能够真正进入社会共同体的生活当中。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