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赤色首都”瑞金,踏上这片书写了红色传统、流淌着红色血液的土地,35℃的高温下,记者更深刻了解到红色的魅力和热情。
有着坚定的信念就有革命的胜利
瑞金,是红色中国初露端倪的地方。走进谢氏宗祠,寻找共和国之根;品尝红井水,体会吃水不忘挖井人。
在瑞金,可以说家家有红军,户户有烈士。走在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百姓家门框上“光荣烈属”的牌子。当年仅24万人的瑞金,共有11万人参军参战,红军队伍里,差不多每五个人里面就有一个出自瑞金,有5万多人为革命捐躯,烈士中有名有姓的就达17166人……
仅仅在叶坪乡黄沙村,当年就有108个村民主动参军,最后活着回村的,只有两人。
“我们相信共产党肯定能打赢天下,带老百姓走出黑暗,走进新社会,过上新生活!”这是瑞金叶坪乡黄沙村17名战士参军前在村后蛤蟆岭上曾经留下的铮铮誓言。
正是由于对共产党的信任和对革命胜利的信念,千万名瑞金群众不顾生死上战场。一时间,这块红色土地上演了一幕幕“妻送夫,母送子”的悲壮情景。
天微微亮,烛光下的妻子将连夜编织的草鞋放入丈夫的行囊,四目相对,不曾有怨言,有的只是两行热泪和坚定的眼神;白发母亲含泪送走年轻气盛的儿子,望着渐行渐远的身影,母亲一次次挥手,默默流泪……
1933年苏区扩红中,池煜华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中送走了丈夫,不久,丈夫便随部队参加了长征,从此杳无音讯。此后的70多年间,苦等丈夫归来的每一天,池煜华都坚持为丈夫编草鞋,直到80岁双目失明。
70多年,唯一陪伴池煜华的是丈夫送给她的一面镜子,镜子的样式很常见:细钢丝绕出一个简单的底座,托着一面长方形的镜子。每天早上起床后,池煜华都要先在门口张望一下,站几分钟,然后慢慢转身洗脸,摸索出丈夫留给自己的镜子细细梳头……
“守好家,多识字,多为红军做事情。”她始终没有忘记丈夫的话,不仅把丈夫的弟弟妹妹拉扯大,为父母养老送终,将她和丈夫唯一的女儿养大了,池煜华还收养了一个男孩儿。2005年,带着对丈夫的无尽思念,池煜华老人走完了一生,这位“最执著的军嫂”,用自己对红军丈夫一生的等待“拥了一辈子军”。
有了好心态才是真正的好生活
出身在农村的我带着习惯性的思维试图寻找头脑中农村的记忆,以为对于普通农民来说,吃得好穿得暖就是好生活,但到了叶坪乡叶坪村,我才知道,只有胸怀理想,坚定信念,有了好心态才是真正的好生活。
见到我们,54岁的叶坪村村民钟先林大跨步走上前来,亲切地握住我的手说:“记者同志,叶坪村欢迎你们的到来!”采访中老钟说,家里大女儿和二女儿已经出嫁,两个儿子都在附近打工,日子过得不错,他由衷的笑让我感到格外亲切和高兴。
傍晚跟着老钟在村里转了一圈,时而传来的鸡鸣狗吠声,越发衬得夜暮中的村子平添了几分静谧和安详。有4000人口的叶坪村,人均年收入不足2000元,处在全国的贫困线下,为什么村民还会这么平静地守着这里过穷日子?我不禁纳闷。
“我们不能靠国家养活,我们要用自己的双手致富,只要有共产党的领导,只要我们不气馁,就一定会富起来!”老钟的心里话,让我深受触动,就是这么质朴的民情民风,不因生活拮据而怨声载道,反而心态乐观,他们对党和政府充满了信心,他们所拥有的那份快乐不正是17位烈士参军前的心态吗?
晚饭饭桌上,与叶坪乡刘乡长的一席话中,我发现,老区的发展有两点值得深思。
一分阳光,百倍灿烂。这里矿产资源丰富,而且老百姓朴实无华,多年来凭着乐观的精气神,老区人民靠双手致富。但由于老区丘陵地区多,地域限制一直是发展的“瓶颈”,再强的精神支撑也无法落地生金。国家准备出台“振兴苏区扶贫开发计划”,我真心期盼这些政策能尽早落实,为老区发展带来相应的贷款和税收优惠,哪怕是给一点点阳光,相信老区人民能在强大精神的激发中,为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
二是为老区人民投入启动资金。在叶坪乡,当地群众主要靠蔬菜大棚过日子,但由于大棚造价高,村民没有足够的资金大规模发展蔬菜产业。如果有了这笔启动资金,加强老区的“造血”功能,相信老区人民会在这块宝地上,用一分阳光,散发出百倍的光芒。(本报记者 郑晋鸣 )
记者感言
池煜华在新婚的第十天就送丈夫参加了红军。此后,她牢记丈夫嘱托,守着丈夫留给自己的那面镜子,伺候公婆,抚养丈夫的幼小弟妹,支援前方红军,用71年等候丈夫回来。和池煜华一样,赣州百姓几乎家家都是拿出最后一碗米、最后一尺布、最后一块银元、最后一枚铁钉,献给红军和他们信任的共产党。赣州,今天投入您怀抱的就是一批共产党员,我们在思考四个字:怎样做事。
——董山峰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在瑞金中华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旧址,我与大家一起唱起《国际歌》。歌声久久回响在礼堂和我的内心。我想,当年革命前辈的歌声一定更加高亢和嘹亮,因为他们热切盼望“饥寒交迫”的人们获得幸福。今天,瑞金的红色旅游红红火火,一位穿着红军服的老者在太阳下40多度高温的路边,向离去的游客不停地挥舞着红旗。我想,他一定是想把战斗的红旗和某种精神传给我们。老同志,我们懂你。
——赵洪波
在去往宁都县小布镇的路上,我看到稻田里的秧苗一片狼藉,一些农民弯着腰,有的忙着洗秧苗,有的忙着补种秧苗。原来几天前这里刚经历暴雨,洪水给当地农业造成了重大的损失。在这里,我看到了老区人民战胜灾害顽强自立的那份坚韧和坚持。
——彭景晖
1933年,毛主席在沙洲坝提着锄头和铁锹挖出了一口井,解决了当地百姓的饮水难题。2012年6月28日,我们在沙洲坝看到那口被老百姓赋予丰富感情色彩和传奇色彩的水井,内心被深深地震撼。清澈的井水,动人的红歌,似乎在向我提问:今后,我们该怎样“挖井”?为谁“挖井”?不“挖井”行不行?
——郝魁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