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同一个,携手五千年,
共同开拓共同缔造锦绣中华。
家园同一个,兄弟你我他,
共同当家共同做主建设国家。
理想同一个,团结力量大,
共同奋斗共同发展振兴中华。
多彩大中华我们美丽的家,
我们共同的家,我们永远的家。
——文艺会演主题歌《我们共同的家》歌词
六月的北京,花开似锦,骄阳似火。
与白天的太阳一样火热的是夜幕降临后的京城各个演出剧场。来自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解放军总政治部,以及港澳台的36个代表团齐聚北京,带来41台剧目、92场精彩演出,为首都舞台带来了近一个月的少数民族文化大餐。
一票难求,却挡不住观众的热情。有的场次,甚至出现了观众站在走廊里、坐在地板上观看演出的情形。台上演员们倾情表演,台下观众看得如醉如痴,掌声、欢呼声不断。剧目终了,演员们一次又一次谢幕,热情的观众仍久久不愿离去。
这是一次少数民族文艺创作新成果的集中展示。一台台民族特色浓郁的剧目轮番上演,一首首民族原生态歌曲唱响京城。
党的十七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少数民族文化工作,不断完善政策体系,加大扶持力度,使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得到有效保护,少数民族文艺创作空前活跃,涌现出一大批思想性、艺术性俱佳,民族特色、地域特色浓郁的艺术精品。本届文艺会演参演剧目,就是其中的代表作,如内蒙古的《呼伦贝尔大雪原》,集世代生息在呼伦贝尔的蒙古、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等少数民族游牧、狩猎文化之大成,是国内第一部以“风雪”为主题的舞台艺术作品;宁夏的《月上贺兰》,生动地表现了厚重的回族历史文化和独特的宁夏地域风情;黑龙江的《达斡尔人》,是为会演专门创作的一台反映人口较少民族的作品。它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乌钦”穿线,精彩再现达斡尔人民原汁原味的生存状态。
观众们通过《魅力西藏》(西藏)、《大美新疆》(新疆)、《热贡神韵》(青海)、《原色》(贵州)、《云岭天籁》(云南)、《黎族故事》(海南)、《天地山水情》(港澳台)等,近距离地感受到祖国山川的辽阔与壮美、各民族火热的生活,以及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
这些剧目,都是2006年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以后各地打造的舞台艺术新作,代表了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新成就、新水准。
这还是一次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成就的集中呈现。艺术是时代精神的升华,吹响了人民前进的号角。在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伟大实践中,涌现出了一大批描绘时代风貌、反映群众心声、讴歌人民创造的优秀文艺作品。本届文艺会演的部分参演作品就是其中的代表作。如反映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天府吉祥》(四川)、《民族之舟 大爱之曲》(甘肃),反映中原儿女为支持南水北调工程“舍小家、保大家”的《丹水情深》(河南),反映生态环境保护的《藏羚羊》(青海),反映民族地区发展历史成就的《金色家园》(西藏)、《放歌长白山》(吉林)、《七彩畲乡》(江西),反映民族团结、军民团结故事的《格桑花·茉莉花》(江苏)、《情暖边关》(解放军)等。
这些作品,反映现实生活,记录社会变迁,生动展示了各民族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集中反映了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的新成就。
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还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本报今天特别推出专刊,带您走进一个个精彩绝伦的演出现场,从中领略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独特魅力。
本版照片除署名外均由
国家民委文宣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