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6月28日 星期四

    边防官兵整装待发

    为“神九”返回护航

    《 光明日报 》( 2012年06月28日   09 版)

        6月25日,记者一行驱车赶到了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脑木更边防派出所。一路上,“神九”将在这里落地的迹象越来越明显。当日下午5时,记者途经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着陆场站时看到,该场站停机坪上停着7架直升机,均已整装待发。据了解,由这7架直升机组成的空中分队将首先发现目标,并将返回舱落点信息第一时间传送到搜救载体。

        随行的内蒙古边防总队四子王旗大队政工干事蒙荣昌告诉记者,这些直升机是搜索飞船着陆的重要装备,首先到达现场的往往都是这些“草原雄鹰”。

        记者看到,从内蒙古四子王旗政府所在地乌兰花镇向北有一条150公里的柏油路,起名“神舟路”,是专门为地面搜救部队开赴主着陆场修建的,也是这片草原上唯一一条公路。驱车约两个小时,快到路尽头时,记者忽然看到了熟悉的身影:身着浅绿色的“公安边防”防护服,打着标准的“停车”旗语,在路旁“边防检查”标志牌前设卡检查的正是四子王旗边防大队脑木更边防派出所的民警们。带班执勤的警长王存连续五次参与了“神四”到“神八”的安全保卫任务,他告诉记者,过了这个检查点,后面就是漫漫无垠的边管区,也是着陆场区。他们从6月10日开始就在这里设卡,昼夜轮班执守,严格检查、登记、核对过往车辆和人员。

        从“神一”至“神八”安全回收,到迎接“神九”即将返回,内蒙古边防总队四子王旗边防大队脑木更派出所官兵一次次肩负起“神舟”回家的重任,用忠诚和热血为祖国航天事业保驾护航。(本报记者 高 平 本报通讯员 侯 兵 闫立功 本报乌兰察布6月27日电)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