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5月30日 星期三

    智谈妙论·智慧人生访谈⑤

    守住宁静,何以可能?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05月30日 12版)
    望月之乐 李卫森绘

        在不可能完美的人生中,怎样获得最真的快乐?在不停息的喧嚣中,如何固守内心的宁静?我们一起追问——

        访谈嘉宾:朱良志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主持人:本报记者 刘文嘉

        访谈嘉宾:朱良志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主持人:本报记者 刘文嘉

        获得快乐感:快乐的关键是在现有物质条件和内心情感间寻找一种平衡,不被物质所支配、不被欲望所驱使

        主持人:《论语》中孔子对颜回的评价非常耐人寻味:“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宋明理学学者周敦颐也曾提出要寻“孔颜乐处”,想搞清圣人“所乐何事”。在贫穷的或物质条件不如意的环境中,人也可以有幸福快乐的体验么?

        朱良志:孔子学说中曾反复谈论过贫穷和幸福的问题。孔门弟子中,有一位叫子贡,有一位叫原宪。子贡出身较好、口齿伶俐,后来做了大官。而原宪性情木讷、家境清贫。子贡发达后有一次去看望原宪,他穿着官服,驾着马车,和住在茅屋、衣着简朴的原宪形成了鲜明对比。颜回与原宪是有德的典范,而得势的子贡却往往是受批评的对象。到了宋明理学时,对这二者的反差讨论更多了,逐渐形成了寻找“孔颜乐处”的传统。

        他们的幸福感来自哪里?来自于一种人与天地和谐的境界。陶渊明曾说:“纵浪大化中,不喜也不惧。”“不喜”是不过分高兴,“不惧”是不紧张不害怕,内心无限平和、无限快乐。

        人来到这个世界中,确实要有一定的物质追求,但现实情况是,在基本生存条件得到满足的情况下,人还是不免要被欲望裹挟去追寻那些不必要的东西,忘记了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物质欲望都得到满足后人才能快乐,更何况欲望也永远无法全部满足。一个欲望满足了,新的欲望又会产生,人如果在欲望的瀚海中泅渡,必然会出现心理上的纠结与困境。以此寻找快乐,方向上就反了,快乐的关键恰恰是在现有物质条件和内心情感间寻找一种平衡,不被物质所支配、不被欲望所驱使。

        主持人:那么,普通人如何培植心灵的气象,让“心宇更大器”呢?

        朱良志:心宇的扩大,是中国哲学的一个重要思想。孟子讲“万物皆备于我”,从物质的角度讲,一个人当然不能控有万物。因此,中国哲学强调通过培植人心灵的气象,来突破这种局促和困境。

        中国哲学和艺术都在讲心性拓展的问题。比如中国园林,“唯有此亭无一物,坐观天地得景全,”“江山无限景,都具一亭中”——你坐在亭子中间,似乎就进入了宇宙的气场当中,你把心灵向远方推去,无边的秀色自然来到眼前,在这个过程中达到悠游自得、俯仰自如的状态,就是一种心宇的扩大。苏州沧浪亭上有一副著名的对联: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这就是一种人进入宇宙中间,吞吐回环的状态。所以人在宇宙中并不渺小,“小”的原因在于“心自小之”。

        克服失败感:学会理解失败、品味失败,甚至欣赏失败

        主持人: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多残缺、少圆满,有暂时、无永恒,您觉得应如何战胜这种遗憾、克服这种普遍性的挫败感?

        朱良志:这就谈到失败感的问题了。在今天这样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里,我们对成功太崇尚,对失败谈得太少。从哲学上讲,实际上每个人都是个广义的失败者——都要经历生命从萌芽到兴旺最后到衰败凋谢的过程。因此我们要学会理解失败、品味失败,甚至欣赏失败。

        社会达尔文主义给人们灌输了“最棒”、“最强”这样的理念,掠夺和挤占了人内在的生命资源。有人哪怕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准,仍然觉得还要更好更强,把所有人都踩在脚下才罢休,这无疑是一种痛苦的妄想。苏东坡讲,胜固可喜,败也欣然。如何能败也欣然?其实可以学习中国围棋的态度。围棋被称作“手谈”,用手代替语言谈心,这是用和平的方式竞争,用欣赏的态度竞争。

        圆满是相对的,残缺是绝对的。老子讲“大残若缺”,并不是鼓励人们追求残缺,而是提示人们超越“残缺”和“圆满”的概念。这样的概念在他看来只是知识,不是智慧。智慧和人的内在修养、和人的心灵境界相关,只有转知为智,超越这种对立化的思维,才可能真正获得生命的圆满。

        摆脱疲惫感:在繁忙当中找到从容,在社会的节奏中找到自己的旋律

        主持人:现代生活中,人们每天都在忙一些“俗务”——工作、赚钱、消费、迎来送往、婚丧嫁娶。这些构成了生活的大部分内容,让很多人抱怨:忙,但是没劲,没意思!审美能解决这种情况么?怎样才能“有意思地活着”?

        朱良志:信息社会如同一个飞速运转的大机器,人自然而然就会被裹挟到这个程序当中,常常不知道自己在忙什么,有什么意义。忙忙碌碌一路走来,一抬头发现自己已经两鬓斑白,虚掷人生之感随之而来。无谓的目地、无谓的事情太多,让我们的人生葬送其中。

        在当下社会,包括孩子和老人在内,每个人都有这种忙碌感和疲惫感,几乎所有人都在喊累。这说明我们的社会太缺乏美学所推崇的那种态度——“慢慢走,欣赏啊。”匆匆忙忙往前奔,两边的山光水色都会倏然而去。清风明月并没有远离现代人,恰恰是现代人疏离了它们。

        应该用哲学智慧和审美心态来拯救当代人的这种疲惫感和纠结感。老子讲,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近于无为。这是一种“损道”,通俗地讲就是“做减法”。在信息社会里,无用的知识、信息垃圾挤占了我们太多的内心空间,消耗了我们的生命资源。因此,我们首先应该学会选择追求有价值的信息,在此基础上努力保持自身的独立。应有独立的生活、独立的思考、独立的取向、独立的爱好,从而在繁忙当中找到从容,在社会的节奏中找到自己的旋律。

        超越浮躁感:理性的情怀让我们有能力分辨和判断,宽阔的情怀让我们有能力理解和分享

        主持人:有海外媒体认为,随着社会转型和生活节奏加快,中国人普遍出现“三躁”——急躁、暴躁、浮躁,审美与艺术能否疏解这种焦虑与紧张的状态?

        朱良志:这个问题是在谈当代社会的焦虑感。中国传统哲学中也有焦虑感,是如何认识生命的深层焦虑。而我们现在的焦虑来自外在,源于人与外在世界关系的紧张。不得不说,当下社会弥漫着一种戾气。戾气是中国文人意识最反对的东西——追逐欲望,对别人不原谅、不宽容,心中有愤怒和焦躁,用网络语言说,就是喜欢“踩”你一脚,而不是“顶”你一下。这是一种毁坏性的力量、浮躁的态度,极易形成恶性循环,尤应警惕。

        改革进入深水区,我们的心灵也进入深水区。我们应学着远离那种蒙昧的理想、浮躁的热情、非建构性的批判,努力回归理性精神、宽阔的情怀。理性的情怀让我们有能力分辨和判断,宽阔的情怀让我们有能力理解和分享。

        清代有个学者叫张潮,他以看月亮来描述人心灵的三种境界,第一种人叫“窗中看月”,处处拘束,所见必少。第二种境界叫“庭中望月”,从狭隘的处所走到庭院中去望月,发现天地原来如此之大。最高境界是“台上玩月”,登上高台,和月相嬉戏。中国传统美学就是教你心情如何放宽,如何从局促中走出,与山光水色同在。

        主持人:那您觉得建立什么样的思维方式能帮助我们保持心灵的宁静和谐?

        朱良志:宽容的心态、宽阔的情怀、欣赏的习惯、分享的态度,都有助于我们保持内心宁静。而超越多与少、强与弱、成与败的这种分别性思维,能为我们的生命带来更有余裕的空间。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