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5月16日 星期三

    热点思考

    着力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满意度

    作者:张瑶祥 《光明日报》( 2012年05月16日 07版)
    资料图片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不仅是衡量高校办学质量和效益的一个重要指标,而且是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关系到学校的建设和长远发展,关系到广大学生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因此,坚持满意就业理念,着力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满意度,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处理好两个关系是提高毕业生就业满意度的基础

        一是就业数量和质量的关系。当前,毕业生就业率一定程度上受到社会质疑,这种质疑是由于片面追求就业率以及就业率统计工作不规范造成的。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量变是质变的基础,没有数量的积累就没有质量的提高。就业数量与就业质量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一方面,数据可靠的真实就业率是就业质量的基础,供需两旺的“量”,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就业的“质”;另一方面,供需双方就业匹配满意度提高,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因此,不断改善就业质量,是促进就业增长的重要方面。

        正确处理就业数量和质量的关系,就是要做到就业数量和质量的统一,使毕业生不仅好就业,而且就好业。好就业是指就业机会的可获得性,用数量来表示就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就好业是指在保持就业率稳定的基础上,毕业生能找到符合自身定位、满足国家需求的工作。任何只追求就业率而忽视就业质量,或者只追求质量而忽视就业率的倾向均不可取。

        二是高等教育需求主体相互满意的关系。高等教育需求主体是多元的,除学生个人外,还包括办学主体的各级政府、用人单位的社会经济部门。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应是一致的,而不是对立的关系。个人的发展促进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发展有利于个人的发展。从我们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来看,满足学生、家庭与国家、社会的需要也是密不可分的。高校培养的学生如果能满足国家和社会的要求,学生本人自然也就会有很好的发展前途,也就满足了学生与家庭的需求;如果培养的学生不能满足国家对人才的需求,不能满足社会各个行业与部门对专业人才的需要,那么,这些学生当然也就不可能有令人满意的发展前途。因此,要提高毕业生就业满意度,必须正确处理好毕业生、政府、用人单位三者之间的关系,做到毕业生、政府、用人单位三者相互满意的统一。在这三者之间,政府满意是前提,用人单位满意是基础,毕业生满意是核心。如果离开任何一方谈满意,也就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满意。

        二、解决好供需不匹配的矛盾是提高毕业生就业满意度的关键

        大学生面临“就业难”,就业满意度不高,更多的是供需不匹配的矛盾引起的。影响就业供需匹配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是学校教育与市场严重脱节。随着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导致就业市场的需求不断发生变化,而教育的滞后性,使培养出来的一部分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达不到用人单位的用人标准。与此同时,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过高要求以及学生本人不恰当的就业观念等,也对就业匹配有重要影响。比如,企业招聘时大多希望求职者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受用人成本和经济利益驱动,希望求职者招之即来、来之能用。这对于工作经验相对缺乏的高校毕业生,无疑成为求职的软肋。因此,解决供需不匹配的矛盾是提高就业满意度的关键所在。

        首先要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在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定位方面,要顺应宏观经济发展的大背景,实现专业链与产业链的对接,提高毕业生适应就业市场的能力,这种能力不仅包括学生知识结构、技能水平、职业素质方面与市场需求相适应,而且还包括目前用人单位最看重,而学生最缺少的学习能力、吃苦能力以及责任心和敬业精神。总的来说,就是要培养出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其次,对大学生的就业要求要正确引导而不是一味指责。所谓满意,是指意愿得到满足。它是一个结果(或效果)与意愿(或期望值)相比较以后,所形成的愉悦或失望的感觉状态。期望值与满意度成反比,期望值过高会降低满意度,但我们不能把大学生“就业难”、满意度不高等问题统统归结于大学生本人。诚然,90后大学生的确存在就业期望值过高、职业能力和素养欠缺等问题。但他们作为一个社会人,在就业过程中考虑诸如生存空间、未来预期等实际问题也是正常现象,社会应当理解,并加以正确引导,不可简单地一味指责。

        一方面我们要反思,大学生为什么会就业期望值高,他们为什么不愿意去基层、去中西部以及一些艰苦的边远地区工作。这恐怕更多的是教育者自身应该检讨的问题,如不少学者提出要把“国际国内及省内著名企业就业率”、“省部级及以上政府行政单位、科研单位就业率”、“重要岗位就业率”和“考研(专升本)、出国深造率”作为考核就业质量的主要指标的主张,在很大程度上渲染了“学而优则仕”、“官本位”、“职业岗位有贵贱”的思想,这对考公务员、考研热,追求央企、国企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另一方面,用人单位也应树立正确的用人观。如果用人单位一味强调工作经验、轻视大学生岗位培养,不认真设计大学生的成长通道,势必会引起大学生频繁跳槽,这样虽然可以降低员工培养成本,但招聘成本会大大增加,形成恶性循环。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肩负着祖国建设和民族振兴的重大使命。不断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满意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办人民满意教育的价值体现,也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成长成才,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当前,要把积极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或自主创业、引导毕业生面向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除了国家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外,还要建立就业服务体系、通畅就业渠道,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

        (作者单位: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本文为浙江文化研究工程课题组的研究成果)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